位于江南的常州——是齐梁时期萧道成、萧衍两代帝皇发迹的文化根据地。
重视历史,弘扬传统,研究齐梁,是今天常州人伟大的目标和重要的使命。在市领导的支持组织下,全国作者通力协作,多卷本、大部头的《齐梁文化研究丛书》,2015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到2020年底出齐,前后两辑,共十七部二十一册,形成八百多万字的专门著作。
这让我想到一千五百多年前,昭明太子萧统成立《文选》编委会,召集才学之士编纂《文选》;简文帝萧纲命徐陵编《玉台新咏》那种相似的使命感。那是一种对文化事业的渴望,一种以文化承载生命延续。
丛书的作者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福建、江西、湖南、贵州、河南、甘肃、山西等省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容从历史学、文化学、诗学、目录学,以及文化遗存等方面,全面考察了齐、梁两朝近八十年的政治生态、文化发展、思想状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其地方性和专门性,都以当代学者新成果的方式,构建出高品味的文化丛书系列;受到学界关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挖掘、彰显江南文明和江南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明、文化和文学的发端,一直以黄河为中心和发源地向全国辐射。但中华的文明和文化,是多源头的,其中以长江为中心的文明也是重要的方面。
公元前547年,吴国公子季札(公元前576-484)封于延陵。季札与他的先祖太伯奠定了吴文化的根基。他们来到江南播种文明,并派生出毗陵、毗坛、晋陵、南兰陵新文化的增长点。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山东兰陵人萧整率族迁居今江苏常州市孟河镇,在古吴文化的土地上,春风化雨,催生万物;使东晋、宋、齐、梁、陈王朝在江南相继建立;使历史、河山、家族、王朝和文化都孕育于锦绣成堆的江南,形成齐梁为中心的文明。
齐、梁是六朝经济发展的繁盛期。《南齐书》《梁书》《南史》都用不同的篇幅,记载了齐梁经济的繁盛。《南史》赞美梁代:“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这些,都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新经济中心在南方形成的证据。我们应该记住齐、梁,因为这是改变我国“南贫北富”的重要时期。
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以齐梁为代表的江南文化,意识空前活跃,思想空前自由;在文学、历史、艺术、宗教、科技等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精英人物;出现一大批带集成性的著作,如誉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双璧的《文心雕龙》和《诗品》。《诗品》以外,《画品》《昭明文选》《玉台新咏》《神灭论》《弘明集》等著作,如雨后的笋,见证了齐梁文化的春天。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对数学研究有重大的突破。
在诗学上,永明体、宫体等新诗体的产生和兴起,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性,对后世,特别对唐代的思想文化和诗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江南影响力”——这就是现在学术研究的热点——江南研究。
在我们的丛书中,几乎每一本书都与江南文化、江南文明有关。譬如,龚斌教授的《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和刘志伟等教授的《齐梁萧氏文化概论》,阐述了萧氏家族在政治、历史、文化诸多领域的重大成就,填补了不少萧氏皇室家族研究的空白;张敏教授的《南兰陵萧氏著作综录》,在历代文献资料中爬梳剔抉,考证辨析,撰成我国第一部南兰陵萧氏的专题性著作;由葛剑雄、李凭、王文楚、史为乐等撰写的《齐梁故里与文化论集》,从历史到地理,以文献与实地考察结合的方法,纵论齐梁文化,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特别是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薛锋、储佩成先生主编《常州齐梁文化遗存》(修订本),把齐梁存留在这块土地上的证据,一一考释清楚,令人惊叹。这些著作都从不同的方面,挖掘、彰显了江南文明和江南文化的意义,使江南文明的文脉更好地延续发展。
第二,补充和重新认识齐梁历史的意义
在挖掘、彰显江南文明、江南文化的横截面以外,在纵的历史上,丛书的研究成果,具有补充和重新认识齐梁历史的意义。特别是首次以齐梁断代史进行研究的开山之作庄辉明教授的《南朝齐梁史》。在这本新撰写的齐梁史中,有许多创新的提法,在一些史实的辨析上,也做到补充纠正齐梁旧史的作用。
我和我的博士生、硕士生合作的《齐梁萧氏诗文选注》,选录萧氏作家31人、诗文300多篇,其中所选诗人作家,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入选的陌生人,可为后来注六朝诗歌,提供一点参考。
齐梁萧家奋斗、发展的历史,史书做过记载。唐初的《梁书》《南史》,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按年做了详细的编排。但是,真正想了解萧氏在齐梁发端、发展、兴盛和灭亡的经过,还要怀着同情之理解,听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他们的诗、文、赋,是他们感发生活,记录心情,娱乐自我,日常生活的日记。有的则是他们的奏章、公文,部分是齐梁时代最高的军事机密——现在都成了解密材料,公布在这里。而这些材料,有的是为写历史的人,是《南齐书》《梁书》《南史》的作者所或略的。
丛书从历史、文化、遗存、家族、文献目录和从未被人发掘过的诗文赋资料进入,就能深入到人物的细部,也能深入到历史的细部。文学记载的历史,有时可以补充历史学家的遗漏。因此,本丛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通史和魏晋南北史的不足;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三、积累六朝心灵文献,还原齐梁文学辉煌的意义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文化的大功臣——他和他的儿子们,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开疆拓土,在儒家、道家和佛学糅合的基础上,把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文学上,他是“竟陵八友”之一,重视民歌,建立了比他的政权更长久,更辉煌的文学业绩。
在他的儿子里,有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全国最重要教科书总编纂、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人萧统(由我推送);有宫体诗的旗手萧纲;有把诗歌理论提到和现在“纯文学”意思很近的,写作《金楼子》的萧绎。此前,还有推动诗歌声律化的萧子良;有文学家兼史学家的萧子显;如果不认识这些人,或者“跳过”这些人,你就走不到唐代,也不可能有唐诗的鼎盛——国外有学者专门研究唐代李白、杜甫的知识结构,里面许多是齐梁的营养品和蛋白质。
在魏晋時期,黄河流域的曹氏家族固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学和文化,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 “建安七子”,在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痛苦,形成建安文学“彬彬之盛”的局面。
但到了齐、梁,从萧道成开始,萧家出现了不少天才诗人、理论家、编纂家、文学领袖和仰望弥高的世界文化名人。齐梁萧家比起建安的曹家,无论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方面,同样锦绣成堆;各有千秋,毫不逊色。可以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萧家和曹家是旌旗相望、前后相续的两个伟大家族。
丛书的研究,不仅仅是罗列数据,作干巴巴的材料统计;而是触及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心灵的历史。因此,丛书的出版,具有积累六朝心灵文献,还原齐梁文学辉煌的意义。
第四,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意义
历史的江河,浩浩直下,有时不免夹杂泥沙。在这个世界上,了解一个人,和被别人所了解,是最困难的事,评判千年前的历史尤其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齐梁两朝的历史、文化、人物认识不足,褒贬不一,存有偏见;有很多结论,是在没有弄清楚基本真相的情况下得出的。
对萧纲的宫体诗如何评价?对《金楼子》的作者萧绎如何评价?以前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和方法,持否定态度,甚至一棍子打死。其实,他们创造的文学和文化既辉煌又美丽,不是用“棍子”就能打死的。
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有了好转。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丛书以新的思想认识,对齐梁历史、文化和代表人物进行了科学诠释和客观评价。《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齐梁萧氏诗文选注》《萧纲评传》等论著都指出,“永明体”的意义是让中国诗歌插上声律的翅膀,没有声律的翅膀,唐诗就飞不起来,我们现在仍然盛行的律诗就飞不起来。宫体诗描写女性之美,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折扇,从建安时代的“风骨美”——陶渊明的“田园美”——谢灵运的“山水美”——永明体的“咏物美”——宫体诗的“人体美”,是中国诗歌美意识中“一个不能少”的重要的一环。这种对妇女体态、神情、举止等女性美和男女情爱的描写,是人们对审美意识的追求,它拓展了中国诗歌的体裁和表现内容。而这种“宫体诗风”,影响了唐诗一百年。
把齐梁诗歌斥之为“淫声媚态”,“轻艳”,是“亡国之音”,那就把文学作品与政治混为一谈,显然是不公正的。丛书还专门为齐武帝萧赜、梁武帝萧衍,以及萧统、萧纲、萧绎单独立传成书。试图对这些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都有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意义。
第五,传承历史普及文化的意义
第二辑九种中的五种评传,即庄辉明撰《萧衍评传》,陈延嘉等撰《萧统评传》,曹旭、田鸿毛撰《萧纲评传》,林晓光撰《萧赜评传》,陈志平撰《萧绎评传》。
有意思是因为,五种评传的对象是——四个皇帝加一个太子。写传的人必须根据史料,披露他们内心世界和感情独白。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太子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六朝的帝王,经常是一面当皇帝,一面当诗人;一面是政治家,同时是一个诗歌团体、一种流派的开创者和领导人。
五部评传丰富翔实,既传且评;既有生平的经历,又有在人物思想深处闪光的灵魂。角度新颖,论证深刻,大部分文字清畅、简洁、生动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萧氏家族兴起、发展、隆盛、衰败的过程。五本评传,各附传主年谱;这些年谱,大都是新写和新修订的,其缜密性,保证了评传的可靠。
此外,丛书还将齐梁文化中经典的著作,由专家作简明通俗的注释。这就是张葆全、胡大雷的《文选译注》;张葆全的《玉台新咏译注》;熊清元、陈志平的《金楼子译注》,均后出转精。
譬如萧统《文选》,这是现今我们能见到的第一部文学总集,是塑造后世文化人格的重要教科书。萧统不仅在齐梁著名,在唐宋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宋的读书人,可以不知道前朝某个皇帝叫什么名字,但不能不知道萧统。因为他们的科举考试,就从萧统的《文选》里出题目。
唐代杜甫在他儿子生日那一天,对儿子宗武说,你要好好读《文选》呀!你要“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呀!张戒《岁寒堂诗话》说:其实,杜甫不独教子,他自己写诗也是从《文选》来的。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建国之初,读书人特别重视《文选》,有的士子甚至说:“《文选》烂,秀才半。”你看看多重要。但《文选》的文章,一般很难读懂。
现在好了,现在专家帮你搞定。每篇文章分题解、原文、注释、今译。先有题解和内容要旨;今译与原文对应,文字以直译为主,兼顾韵脚。注、译都简明扼要,明白通畅,条分缕析,文字也清新优美。既可满足社会上一般读者的需要,也可为学术界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文本 。庄辉明教授主编的《齐梁文化辞典》,基本上涵盖齐梁文化的各个方面。一册在手,即可打开齐梁文化的世界。
总之,《齐梁文化研究丛书》在江南齐梁文化、齐梁史学,齐梁文学、齐梁思想史、家族文化和目录学诸方面,都展示了一个研究的高标。
作者:曹旭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