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居手记》
青 青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KEY-可以文化出版
全彩手绘插画随笔集《王屋山居手记》是孙犁散文奖、杜甫文学奖得主青青在王屋山下山居五年所撰散文随笔的集结之作。书中,作家青青以敏锐而深情的视角观察自然,描摹山林间、院落里的色、声、香、味,书写万物的独特性格,记录下与自然紧密相连、具有古朴意味又充满时尚意趣的生活方式。在思索人与生态关系的同时,不断寻找蕴藏在山石草木间的文化密码。
《王屋山居手记》包含近70篇散文精品,根据主题的不同分别收录于“看山”“访树”“莳园”“种花”四辑。文字之外,书中收录了近40幅全彩手绘插画。插画由著名画家、诗人、作家冯杰绘制,以写意笔墨勾勒中原自然风物,亮丽雅致,与散文相映成趣。卷首的跨页图谱《王屋山草木图谱》则以白描笔法展现王屋山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不仅如游览地图般带领读者直观认识王屋山,也如一幅记忆的导览图——细腻笔触间的明净留白,等待着读者填补属于自己的回忆色彩。
山静如太古,日长如小年(节选)
青 青
我家一直养着一只白猫,已经养了六年了,她是从老家我哥哥那里抱过来的,来时还没有满月,弄了个奶瓶给她喂奶。她是安静的猫,几乎从来不叫出声,我写东西,她安静地蹲在书桌边,紧紧靠着手提电脑,大眼睛认真地盯着我的在键盘上翻飞的手指,好像这键盘下面藏着一只看不见的老鼠。看的时间长了,她也有点困了,就歪着头睡着了。有人说爱养猫的人喜欢安静,这不知道有没有道理。我喜欢猫,是从童年带过来的习惯,那时就有一只黑白花猫,陪了我十年。我奶奶住的地方是在村子的最西头,房子就在田野地里,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寂静。夏夜里就睡在大梨树下面,萤火虫儿成群从草丛里冒出来,低低地飞着,星群在更高远的天空里,好像也在游动着。在我恍惚入梦的时候,我几乎分不清,哪些是星群,哪些是萤火虫。夏天的夜里会有猫头鹰低沉的咕嘟咕嘟的叫声,还有月光在木槿花上掠过的沙沙声,草蚊子偶尔的嗡嗡声……后半夜,露水下来了,在梨树叶子上凝成露珠。这露珠越凝越大,单薄的梨树叶子终于禁不住了,“哒”的一声,露珠正落在我的额头上,我醒了,揉揉鼻子,继续睡过去了。如果是雨后,田野和水沟里的青蛙高低相和,叫得可欢了。“呱——啊——呱——”田野因了这声音变得更加宽阔与广大,星垂平野,月笼轻纱,青蛙的叫声被更广大的原野与黑夜吸收了,再回到我耳朵里就像梦幻一样若有若无。如果在秋夜,田野里蟋蟀和秋娘的叫声密集又明亮,大地缓慢地升高,人也跟着上升。蛩鸣虫唱,黑夜漫长,人在梦里梦外都是恍惚不定的,好像躺在一张旋转上升的巨幅魔毯上,浮在高高的秋夜中。
童年生活留给我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喜欢寂静,这是在我中年之后才慢慢悟到的,但我在城市里已经无法寻到寂静。无尽的人流,拥堵的车流,即使是在深夜,大街上仍然是拥挤的。在城市里,我永远都感觉像是个过客,找不到安定的存在感,好在我选择的小区非常大。小区是房地产还处于星火阶段的本世纪初开发的,北环之外的地很是便宜,地产商在小区中心挖了一个大湖,遍植柳树与荷花,中间还堆以假山,植以樱花、桃花、紫藤等等。另外,环小区还有寨河,以隔开别墅、联排别墅和“平民区”。因为有水,小区里的植物格外繁茂,有水有树,鸟儿自然也很多。虽然近几年比鸟还多的人涌进小区,小区快成了一个杂乱的小镇,但我仍然舍不得搬走,因为在这个小区里,我还能偶尔找到残存的宁静。必须在春夜里十点之后,小区里的大部分人都开始沐浴就寝,湖边开始宁静下来。湖水里有影影绰绰的柳树的影子,如果是春分之后,还能听到青蛙的叫声。湖边的竹林、丁香、桃树和杨树都睡过去了,青砖铺的小路在夜色里飘忽不定,好像也入了梦。青蛙不叫的时候,你可以听到丁香窸窣着打开自己骨朵的声音、树上灰喜鹊睡梦里咕哝的声音、湖里的鱼突然跃出水面啪啪的打水声,这些都使夜晚那样寂静。凝神聆听,可以听到夜晚深长的呼吸,还有缓慢的心跳。有雪的冬夜也是格外寂静,湖边寂无人迹,雪打在竹叶或者小灌木上,沙沙唰唰,好像有无数个小兽一起奔跑着,应该是银狐狸吧,轻巧的脚步像猫一样寂静无声,毛发银白雪亮,扫过的大地都开始发光。雪慢慢厚起来,脚下发出奇怪的咯吱声,好像踩在青蛙的滑的凉的脊背上,这白色的青蛙“吱”的一声,从脚下滑走,更多的青蛙等在前面。雪夜里,万物都存在,又像是随时会消失。雪修改了他们的形状与曲线,使所有事物都圆润丰满,柔软纯洁。这些深沉的寂静可以让人突然想到生命的终极问题,比如自己到底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家族里哪一个人遗传给了自己头发与皮肤?在我之前的那个“我”到底是个梅花鹿还是一朵花?寂静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通过寂静,我们战胜了时间”,这好像是一句诗。当完全的静默包裹着一个人,这个人是可以与宇宙万物沟通的,我们不仅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还可以听到更广阔的宇宙的声音,我们再度看到星辰的狂喜。
(本文摘选自《王屋山居手记》,有删节)
作者:青青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