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左二)心里揣着集体,也不落下个体。
人物小传
张洁,1962年出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她团结带领党员积极探索群文党建工作新模式,将队伍自我驱动力转化为机制创新力,不断完善全国首创的上海公共文化内容供给平台。2021年荣获“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年均开展活动三万余项,参与人次约3000多万,这是走过八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发展至今的骄人成绩。覆盖全市、深入社区居村的公共文化内容供给平台,五年来每年活动超过三万场,文艺指导近八万课时,四年累计服务1.7亿人次。很难想象,承担如此庞大量级活动的管理组织方,是一个不到百人的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而在拥有“自我驱动力”的团队背后,有一位低调的“书记”——群艺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张洁。
如今,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已经形成三大平台——即联通长三角上海市民文化节这一创新开放平台;实现“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网络全覆盖、精准供给的公共文化配送平台;“一键直达”的数字文化馆平台。业务能打的基础,是思想过硬:围绕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改革,近年来张洁与班子一起进行相关专题调研达20多次,形成的报告、总结累计近30万字;通过以“故事党课”等创新党建形式为抓手,不仅充分调动本单位党员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也在整个宣传系统产生广泛反响。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今年张洁提出以“党的诞生地”故事党课梳理“四史”,为党建活动增添“文艺色彩”。当台上同伴们将“两万四千条短视频累计播放近14亿次”“1400多万人次在市民文化节开幕当天体验云上观演”的背后故事娓娓道来之时,大家感慨万千。
张洁这个“让每个群文人从党课里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榜样,更看到集体的力量”的构想,一度遭到故事党课导演、创作部鲁俊的反对。“文艺创作规律就是要聚焦个人和具体事件才能讲得清楚”,鲁俊的坚持从艺术规律出发,不无道理。不过在张洁看来,如果说《电波,永不消逝》选取李白烈士就义前一天与妻儿遥相告别的片段,是通过鲜为人知的“冷视角”感召人,那么讲述当代身边群文人的故事则不是为了树典型,而是凸显集体。借由党课,从文化场馆停运,到响应“艺起前行”线上文艺战疫、服务群众,再到如今线上线下并行,开启群文服务新格局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党课成为过去一年半群文工作的生动注脚。在故事里的“杨老师”“李老师”身上,每个群文人都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身影,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工作”关键在凝聚人心。张洁心里揣着集体,也不落下个体。对于直面老百姓的群文工作者,只有让理想信念与职业精神春风化雨,渗透进员工心中,最终才能外化为行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从而服务和影响更广泛的群众。
强化“自我驱动力”助中青年干部迅速成长
“人的工作”并不止步于此。与群艺馆一线工作者聊天,最大的感受是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上海可以被复制,不能被超越”,秉持着这个理念,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复盘中思考在上海建设人民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新目标下,如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批青年骨干力量涌现出来。
2016年正值“十三五”开局之年,上海着力推动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机构改革。而其中重要一项,便是构建统一的市级内容配送平台。那一年,向上海市200多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配送的重任,便落到了市群艺馆这里。原本六大机构、调动百人的工作任务合为一路,压在一个不过10多人的部门,其压力可想而知。对此,群艺馆调来了区文化馆馆长朱静波担任配送中心主任。接触过张洁和朱静波的人不难发现,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行事风格。工作中两人没少争执,但张洁作为“掌舵人”,却以冷思考把稳了工作方向。“既交任务教方法,又压担子给信心”,让团队伴随事业发展共同成长,这是群艺馆“用人育人”的原则。近年来,有15位中青年干部在群艺馆成长迅速、获得提拔。
张洁说:“上海要提升软实力,人民是最厚实的基础。群文工作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承担文化艺术普及的职责,让每个身处这座城市的人有更强的文化艺术感受度,从而汇聚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强大力量。”
作者:黄启哲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