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雅致的江南宅院里,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马头墙因何而来?栩栩如生的木雕、石雕、砖雕纹饰,想告诉我们什么?一座江南古宅,木材使用有何讲究?天井有哪些作用?为什么要装门槛?
这个暑假,知识体验展与艺术展相结合的“出发·去江南——青少年江南古建艺术季”亮相上海宝山智慧湾科创园,将持续至8月底,免费让青少年多维度感知江南古宅的魅力。
此次艺术季由上海市宝山区文旅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共同主办,以江南古建为主题,邀请建筑、艺术、文化遗产、教育,以及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各个领域和学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在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展示、活动等丰富项目。
有别于传统以历史性知识为主的古建展,此次江南古建艺术季在古建硬核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艺术的精神维度、传统营造技艺的实践角度、青少年受众的互动性视角等,以期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呈现,让更广大的受众真正参与到艺术季之中:了解与保护江南古建、传承营造技艺、认同民族精神。不在照片与回忆里想象,而在现实中触摸与体验。
其中的建筑体验展“江南寻宅记”,是一个寓教于乐的综合性展览,从江南古建具体而日常的实用点切入,以古建材料、古建工具、古建技艺、古建结构、古建保护五个板块展开:图文并茂的知识讲解,古建结构、部件和工具的实物展示,江南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和器物,参与性极强的古建拼图游戏,再辅之以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影像资料、3D动画、VR互动体验等等,多维度可感知地为观众呈现出江南古建的历史、江南人的生活空间与文化风貌、古建保护的现状与每一个人在传承中的使命。
艺术展部分则以“重访与对话:寻找江南的另一种可能”为题,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呈现今天的艺术家如何就江南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形态和趣味展开独具特色的创作。五位受邀艺术家丁文父、邵仄炯、杨泳梁、周仰、陈汉煜,分别从雕塑、绘画、新媒体、摄影、插画等各种不同媒介领域探讨江南。从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当代艺术家与传统文化的积极对话,并对其展开创造性的思考。
例如,丁文父将观赏石“切上一刀”,将一顽石升华为艺术之物,从而赋予更多的精神内蕴。邵仄炯立足于传统绘画的媒介,尤其是以韵取胜、内敛含蓄的江南山水画,却在山水创作中“融入西画讲求色调、复色、补色等关系”的现代观念。杨泳梁以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与笔触,拼贴出一幅幅乍看之下与山水风景无异,实则充满后现代异化感的摄影拼贴作品。周仰“不朽的林泉”系列以园林为景,“让目光透过物质的、现实的世界,去搜寻隐匿其中的另一个时空。”陈汉煜融合传统与当代的绘画风格为本次艺术季创作了同题绘本《江南寻宅记》。
此次江南古建艺术季也远远不止停留在展厅之中:竹艺公共装置、艺术系列课程、工作坊、百名儿童画江南等丰富的延展活动都将在近两个月展期内举办,强调多年龄段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古建传承不仅仅是一种严肃的说教,而是可体验的生活中的趣事,真正的让古建走进年轻一代的视野。
在工作坊与艺术系列课程中,老房子背后的“手”护者将亲临展览现场,手把手教大小观众一起体验传统营造技艺。墨斗、鲁班尺、刮刨、凿子等等有趣的传统木工工具在这些老匠人的手中宛如魔术,搭结构、砍方刨圆、雕花、套甲…… 通过传承千百年的工艺手艺,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古建知识的普及,在传统村落没落的时代背景下,为后人留住一脉乡愁。
在智慧湾园区的公共空间,东华大学环艺专业的学生们根据现场环境度身设计了3件大型竹艺装置。竹子在江南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中具有特殊地位,不仅是人们日常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的材料,同时又以其优雅、柔韧和质朴成为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这些公共装置兼具欣赏和互动体验的双重效果,邀请观众走进其中。艺术季还特别邀请著名的道明竹艺专业工匠来现场与学生共同搭建,在保证完美的视觉效果和观众参观安全的同时,让学生们有机会更深入地学习竹艺传统技法,以融合在之后的创作之中,更好地发扬与传承这些传统。
智慧湾河畔左岸河堤百米长的墙体上,艺术季征集了百余名小学生在艺术家陈汉煜的指导下一同参与,共绘“姑苏繁华图”。内容上以上海宝山的知名建筑依次铺排,加上典型江南古建筑作为连接,同时结合作者个人风格,突出“向上生长的水滴”的概念,体现生生不息的直观感受,形成具有当代审美的海派景观长卷。而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参与其中,为其平涂色彩,为壁画长卷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保护传承中国古建筑、传统文化遗产事业是一条漫漫长路,传承的是历史,面对的却是未来。除了倡导古建筑保护,此次江南古建艺术季更希望传递一种对于古建保护的新理念——看到古建中的生命与生活,将传统营造技艺传递给新世代。
作者:范昕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