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钢琴家解静娴刚从德国归来,就录制发行了人生第一张唱片《中国旋律》,收录的都是中国传统名曲以及老一辈作曲家留下的红色经典。十年后,她将中国作品音乐音乐会开到了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5月8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华夏琴韵·百年征程”解静娴中国作品音乐会上,她演奏了12首精心挑选的中国钢琴曲庆祝建党百年。
外公是抗美援朝老兵,从小会弹《解放区的天》
解静娴介绍,中国钢琴作品从1913年赵元任创作的《花八板与湘江浪》开始,至今已跨越百年历程,留下众多经典作品。这场音乐会分三个篇章,串联起两个百年,观众既能初览中国钢琴百年经典,也能回望共产党百年征程。
第一篇章“峥嵘岁月”选择了观众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军民一家亲》等。第二篇章“锦绣中华”,观众将听到经典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如《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第三篇章“走向复兴”将演绎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如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张朝《中国之梦》。
三岁开始学琴,解静娴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弹的就是《解放区的天》。一首《浏阳河》,则是她在德国留学期间,因为思乡常常演奏的曲子。从小学习和演奏红色旋律,与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我外公88岁了,他是一位在抗美援朝中立下二等功的老兵。自打儿时起,我就喜欢听外公讲述在党的领导下,战士们如何为祖国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故事。而我的父亲是一位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时常跟我讲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创的,时刻教育我要懂得感恩。”解静娴说。
曾多次和解静娴合作的96岁指挥家曹鹏,特地为这场音乐会发来贺词:“让我兴奋的是,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可以在这个舞台呈现给广大音乐爱好者。让我自豪的是,值此百年建党之际,我们可以用自己创作出的音乐作品讴歌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欣慰的是,解静娴是用她精湛的琴技、对中国琴韵的深厚理解将这些作品重新演绎,这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
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钢琴说“中国话”
每场音乐会必演中国曲目,早已成为解静娴的标签。十几年前在德国留学时,解静娴就开始有意识地推广中国钢琴作品。2007年,她在德国慕尼黑亚洲钢琴节演绎的《夕阳箫鼓》《茉莉花》广受好评。次年,在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的博士毕业音乐会上,她以《浏阳河》结尾,再次赢得德国观众热烈的掌声。
如何将中国音乐更好地推向世界?解静娴多年来一直不懈探索。2018年,她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中国钢琴作品“讲弹音乐会”,边讲边演,获得了丹麦《哥本哈根邮报》的五星乐评。乐评人亚当·寇纳基说:“通过解静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讲述、精彩的演奏获得了一次愉快的中国音乐之旅。”。
解静娴说:“作为一名中国音乐工作者,身上有一份不能忘记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中国音乐里有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唐诗宋词的韵律、民族乐器的魅力、民风民俗的绚烂……希望可以让钢琴说‘中国话’,让更多人通过音乐了解中国。”
音乐会的尾声“不忘初心”,解静娴演奏了她的原创作品《心·境》。“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突发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创作《心·境》也是以此来向疫情中伟大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并同时希望给大家带来心灵的疗愈。”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解静娴还邀请她的学生谢行健、吕勃言一起以四手联弹、双钢琴的方式演绎《翻身的日子》《保卫黄河》。“教师的职责,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我鼓励学生们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作品深层次的美、情感、思想传递出来,打动中外观众。”
演出方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