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立夏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其实“立夏”只是夏天快要到来的预告,并不是意味着“入夏”。气象学上规定,若一个地方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才能确定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
对这个节气的意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有“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从气候上讲,人们则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书中记载:“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其年景基本定局,故有“立夏看夏”之说。
围绕着立夏,民间也形成了很有意思的习俗,涉及饮食和游戏等各个方面。
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们的身体容易出现不适感,比如不思饮食等等。因此要在立夏日“称人”,就是用秤给人们称体重,主要是老人和小孩。
然后,等夏天过去之后,再称一次体重,和之前的体重做对比,借此查看健康情况,可以及时调理身体。此外,人们还会给孩子拴上“疰夏绳”:用五色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腕等处,表达消除暑气的愿望。
又或者,大人们会煮熟几个鸡蛋,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着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最后分出胜负。
此时,“立夏饭”是一种特色饮食:人们用红豆、黄豆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蒸熟后食用。有民俗专家解释,这种立夏饭也叫五色饭,寓意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
告别这个春天、迎来夏天最初的模样,古人早就用诗帮我们描绘下了这初夏最美的姿态,让我们一起去诗的世界遨游吧。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曲江》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图文综合自 腾讯网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诗词世界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