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元宵,年才算过完,猜灯谜、逛庙会、吃汤圆是中国人的必备年俗。月圆之时,上海沪剧院白公馆今天再度敞开大门,以两场别开生面的沪剧元宵专场活动与市民戏迷共度佳节,展现“上海的声音”沪剧与经典老洋房的海派魅力。
巨大的中国结装饰悬挂中央,四周墙壁张贴着“福字”,沪剧院平日的排练厅今天摇身一变成为了“室内庙会”,显得格外喜气洋洋。“青山秋山看未真——猜一成语”““池鲫嬉水水如涟——猜一食品”……观众们兴致盎然地猜着各类趣味灯谜。
灯谜猜罢,重头戏——室内沉浸式沪剧表演在主楼“白公馆”拉开帷幕。沿旋转楼梯拾阶而上,便能见到两把椅子、一张老沙发构成了“舞台”,离观众仅仅一步之遥。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与国家一级演员朱俭及优秀青年演员们带来了包括《雷雨》《碧落黄泉》《石榴裙下》中的经典唱段。台下的观众多是资深戏迷,但如此近距离欣赏沪剧还是头一次,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个特别的元宵节。
“有多少人看?大家喜欢吗?”上场前,茅善玉不忘询问工作人员元宵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的直播情况,听到不俗的观看量才放下了心。作为新春“文化进万家”的收官活动,上海沪剧院首次将传统佳节与气派典雅的白公馆相结合,请戏迷进来坐坐。“在这里看戏就像在家一样,而这份亲民和接地气正是沪剧的特点。”茅善玉笑着对记者说道。
前一天刚在美琪大戏院演完《一号机密》,茅善玉来不及休息便亲自上阵,以完全不同于剧场的形式为戏迷演出。对于白公馆的未来,她心里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力图将其打造成剧场之外的延伸舞台,剧场里有的白公馆有,剧场里见不到的这里也有。
“既然是沪剧院的‘主会场’,那白公馆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沪剧和上海文化,”茅善玉表示:“沪剧向来是与时俱进的剧种,一直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审美,而与之呼应的艺术载体也应该不断更新,之后更多实验性活动将在这里施展,吸引更多观众,未来值得期待。”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沪剧院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