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名“元夕节”“上元节”,是流行于我国各地的重大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
元宵节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代的“元日祈谷”仪式。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商周时代,春夏秋冬的祭祀活动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的。
《礼记·月令》记载:“孟春,天子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所指孟春的“元日”,即是“正月望日”(农历正月十五)。孟春标志着一年农业活动的开端,因此天子亲自为农祈谷。同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祭祀开耕典礼,以表明对农业的重视与祈求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化。至今保留下来的主要有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等。
元宵节吃汤圆这一风俗,是从宋代开始的。“圆子”“团子”“元之”“水团”“汤团”等名称,是宋人对汤圆的称呼。
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集市上出现了专门出售汤圆的食品店。至明代,汤圆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和我们今天的制法相似,用糯米细粉洒水滚动粘粉,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制成的汤团如核桃大。
到了清代,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八宝元宵",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这从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的诗句中得到证明。正月十五内廷御膳房要做八宝元宵, “效内做”即仿效内廷做的意思。元宵月圆之夜食圆子,在古人的意识中还寄托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的希望。一只只甜甜圆圆的汤圆,逐渐成了人们甜美团圆生活的象征。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的节日习俗之一,在阿拉上海,“豫园灯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的元宵灯会,都给上海市民和各地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
元宵赏灯的习俗兴起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之侄吴王刘濞,将扬州灯会文化引入上海松江地区以自娱。自此,这一习俗便在上海开始流行。每逢元宵佳节,各处男女老少纷至沓来,各种灯彩争奇斗艳,处处流光溢彩。
老画报中的“城隍庙灯会”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元宵灯会已经非常成熟,而最热闹之处始终集中在上海县城中心的城隍庙、豫园、县衙一带。
明万历年间,有奇秀甲于东南的豫园在城隍庙相邻落成。因这里是元、明、清上海县衙所在地,附近又有城隍庙、豫园、沉香阁、关帝庙等,在城隍庙西园内还设有各业公所,周围一带小商小铺鳞次栉比,热闹无比。
上世纪50年代,一位父亲抱着孩子在购买兔子灯
1995年,豫园商城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举办了为期十八天的灯会。此后年年举办生肖灯会。城隍庙灯会也正式更名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 (简称“豫园灯会”)。豫园灯会充分利用老城厢历史空间、建筑景观及深厚文化底蕴的巨大魅力,以丰富多彩的灯彩艺术和活态民俗的表现形式,为上海市民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民间亲和力,成为沪上新春佳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形式最完整的元宵灯会,留给市民和游客一轮轮新春的喜庆和回忆。豫园灯会也因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代,元宵节这天朝廷会解除宵禁时间。平时碍于礼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也可出门观灯游玩。此时闺中女子们个个打扮得美艳动人,头戴珠翠、身披彩衣,三五成群手提花灯,迈着婀娜多姿的步伐,漫步于河桥之上,这也就创造了“偶遇”意中人的机会。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就有一句描写元宵节浪漫邂逅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也是在元宵节遇到了命中注定的薛绍。
图文综合自:上海发布 中国日报 腾讯新闻 上海黄浦 川北在线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