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潮之下,总有暖意徐徐散发。开启“速冻”模式的上海,多处文化空间持续传递着诗意与美好。
位于皋兰路的思南书局·诗歌店,迎来了一群热心读者,其中不乏小诗人。高高的白色穹顶下,稚嫩却真诚的诗句回响,既为走过一年的诗歌店庆生,也跃动着创作者的巧思,藏着从琐细生活日常里提取“酿制”的蜜。
“冬天的路/柳树枯了/它思念春天的人/夏天的太阳/秋天的我们。”6岁女孩Alisa写下的诗打动了诗人、评论家张定浩,他由衷地说:“最后一句‘秋天的我们’尤其动人。”
一位叫宋秋风的老师,是诗歌店的忠实读者,她想让更多小读者感受诗歌的美与力量,就邀请跟自己学写诗的孩子们,每人写一首诗,“很多人没想到他们可以写出这样的诗,但孩子们真的是天生的诗人。”
诗人木叶感慨,一年前,思南书局·诗歌店以“诗歌之夜——献给无限的少数人”揭幕,“经过这特殊的一年,当孩子、诗歌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这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由此,诗意在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读者群里肆意流淌。被打动的、被击中的、被点醒的……生活里的无数起伏瞬间,都能定格为长长短短诗句。
12月初,世纪朵云在官方公号上发起“写一首诗,为诗歌店庆生”,邀读者以“时光机”为主题创作诗歌,字数不限。线上线下涌来陌生人的投稿,绵延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现在一些诗歌把滥情当抒情,或是把口语诗写得很低俗。而这首作品平衡把握得很好,有意味。”诗人韩博听完读者代表之一花儿诵读《我没见过诗歌》后,如是感慨。
“我的童年里没有诗歌,也没有固定的家/只有戈壁风沙,穿天杨,沙枣,门前的天山/我没见过诗歌/我的青春期没有诗歌,也没有男朋友/只有副好胃口,奖学金,好强,老师的宠儿/我没见过诗歌/青年时也没有诗歌,也不读书……各种各样的日子过得多了,各种各样的人啊见得多了,诗歌自己会冒出来的啊/我见到了诗歌/等到了老年,垂暮将死,我希望我的孩子轻轻地说:瞧,她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我没见过诗歌》道出了生活与诗的巧妙互文。
另一位读者的作品《失眠》,则通过某一晚失眠联系到了小时候在新疆生活时的夜晚。“作品很朴素,没有过多形容词,在名词和动词的环境下,将时间通道打通,链接上了小时候的美好。”张定浩点评道,这种贯通就是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
思南书局·诗歌店是世纪朵云旗下首家垂直领域主题书店,由上世纪三十年代优秀历史建筑改建而成,占地约560平方米,涵盖诗集、散文、评论、传记、绘本等上架书籍近2000种超6300册。其中,外文书籍品种600多种1300余册,占比达20%;给孩子们准备的绘本专区精选500多种1800多册绘本、漫画、图像小说等。
一年前,以一场“诗歌之夜——献给无限的少数人”活动揭幕的诗歌店,已陪伴读者走过整整一年,吸引了文艺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正如开业季主题“明亮的刻度盘”,这句引自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句,它提示着诗歌所蕴含的光明力量以及仿若刻度盘一般的精确性,也预示着诗歌店的初衷——希望书店如一道明亮的光,成为这座城市中令人瞩目的诗歌文化坐标之一。
近一年来,诗歌店持续带来诗歌主题的新书分享、创作对谈、经典诵读,还有舞蹈工作坊等,累计约上千名读者参与。未来,诗歌店将营造阅读、创作、分享诗歌的文化空间,聚拢着诗意与暖意。
作者:许旸
图片:书店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