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如约回归!12月29日,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此前曾引发各界关注的上音经典复排作品——新时代版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再度登台。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此次的演出阵容是“青春版”,演出阵容几乎全由优秀学生组成,青年学子在这个高光舞台,唱响献礼建党百年的华章。
为了表达心中敬畏,每位演员胸前都贴上了标识性的红色校徽,左臂上都系有红色的丝带。“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当《长征组歌》每一幕郎诵时,毛体诗词、长征转移地图、主要标志建筑,在气势恢宏的纱幕和天幕上叠加呈现,映衬着舞台上的青春脸庞,营造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现场氛围。
廖昌永期待青年学子能成“特种兵”
新时代版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的排演,不仅是作为“上音献礼建党百年系列重大活动”之一,还担任着上音思政教育的重任,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优秀内容。10月中旬,它在上音歌剧院完成首演。经过精心打磨,《长征组歌》此次亮相上音新年音乐会舞台,传承时代经典、弘扬红色文化。
“上音是艺术高校,复排经典的意义,一方面是回馈社会,一方面则是在校内做艺术的教育探索。”上音院长廖昌永告诉记者,周小燕先生对学生们曾有过“四门”教育——敞开心门、打破师门、走出校门、跨出国门,“而上音复排这部经典,就在校内践行了这样的理念,完成了跨学科的融合建设。”
众所周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此前跨学科建设的典型,它的创作背景就是一次集体创作的优势体现。时隔多年,这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现——在上音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教授、博导全部下沉乐团,担任声部长或是首席手把手引领教学之后,又给了年轻人更广阔的舞台。“学校里这种氛围特别好。《长征组歌》里有一句词叫‘官兵一致同甘苦’,我们学校里则是‘师生一致同登台’。”廖昌永说。
新年音乐会作为上音传统项目,备受社会和爱乐者关注,这次虽然是“青春版”,但艺术水准丝毫没有降低,上音严格把控了“出品”质量。院长廖昌永亲自参与,组织专家团队,在校内举行了公开选拔——领唱、朗诵、合唱、乐队,几乎全部是优秀青年学子担纲。
“选拔也是我们上音近年来的一种创新尝试,是艺术实践课程,这个比重正在不断加大,”他介绍说,作为世界一流音乐学府,上音的学子应该是“特种兵”,“不能只关在教室里学习,还得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到社会上、到舞台上去展示他们的艺术水准,以便未来跟用人单位实现无缝对接,毕业之后能够迅速得心应手地工作。”
不仅仅是《长征组歌》要选拔,上音未来的大项目,都将实行“剧组制”,全部选拔上阵。“上音歌剧院马上要做新演出季了,未来节目三分之一是我们学校自己的,三分之一是上海和长三角兄弟院团的,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则是来自全国和国际的优秀节目。而上音自己的节目都将有所选拔,所有机会都必须是自己争取来的。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种鞭策,有利于我们促进教学改革。”廖昌永说。
献礼建党百年严苛选择版本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则将迎来首演56周年。上音复排这部红色经典,过程也是极其考究。“尊重经典,敬畏经典,传承经典,是上音人复排打造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总体原则。我们尊重《长征组歌》的原词原曲,一个音不动,一句词不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廖昌永还首次讲述了上音新时代版所选择历史版本的故事。
据介绍,上音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固然有所创新,比如在开头和结尾增加了《启》《望》两个篇章——《启》是致敬前辈同龄人,《望》是走好当下祖国建设长征路。但在主体部分,则坚持原汁原味传承经典的创作理念。
主创团队透露,1965年4月,这部经典作品基本完成,其歌谱(单旋律谱)则发表在1965年第7期的《解放军歌曲》上。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从此铸就了这部永不褪色的红色经典,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部经典首演后不久就沉寂了。直到1975年,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长征组歌》再度复排并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红色不怕远征难》,形成1975年版《长征组歌》,总谱则于197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长征组歌》一直久演不衰。曾有1992版、1995版等多个版本,其中的歌词、管弦乐乃至演出样式都有了一些变化。其中1995版的总谱版和钢琴伴奏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
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本着忠实原作、回归原作的态度,并充分尊重词作者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同志的意见,由《长征组歌》曲作者之一的李遇秋进行整理,重新出版了《长征组歌》总谱。这个版本,主体部分恢复为1965年最初的版本,但第三曲和第四曲的标题以及个别词句,则用了1975年的修改版本。词作者肖华将军家人曾表示,2009 人音版《长征组歌》是最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
“2009年人音版《长征组歌》,正是我们复排打造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蓝本。选择这个版本正是出于对原作、对经典的尊重,也是对肖华将军及其家人意愿的尊重。”廖昌永介绍说,此次复排打造新时代《长征组歌》,特意请来肖华将军的女儿肖霞担任艺术顾问,而选用 2009 人音版《长征组歌》也征得了她的同意。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首演时,肖霞女士曾亲临现场观演,其后全家还特意给上音写来一封信,感谢上音传承红色经典、弘扬红军精神。
青年学子接受心灵洗礼
在新年音乐会排演《长征组歌》这部红色经典,上音希望青年学子能够铭记这段光辉历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是这部大型声乐套曲感染人的内核。”廖昌永曾说。而上音学子用对“长征精神”的深刻理解,献礼建党百年,更是无比契合。
据悉,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在多次排练过程中,在剧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以多元方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艺术实践思政”,使全体参演师生、全院广大师生接受伟大长征精神的心灵洗礼、鲜活生动的“四史”教育,更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新年音乐会之后,新时代版《长征组歌》还将在学生假期开启三大巡演——上海巡演、长三角巡演、“重走长征路”的全国巡演。“比如全国巡演,我们希望上音学子一边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一边学习老一辈音乐家实地采风的创作精神——《长征组歌》的音乐来源于祖国多地的民间小调,特别丰富。”廖昌永说,巡演也将是上音艺术实践课程的一部分。
为了扩大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强化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在高校思政工作及其思政课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中的作用,上音推出了由教师担任领唱、独唱的“群星版”《长征组歌》,以及由学生担任领唱、独唱的“青春版”《长征组歌》。“群星版”不仅可以扩大其社会影响,还可以在青年学生中起到引领作用。“青春版”则有利于它在其他高校的传播,也象征着弘扬革命传统、红色基因后继有人。
“我们的每一场彩排、每一场演出,都具有向革命先烈致敬的仪式感。”廖昌永透露,从9月中旬开始,经历三个月的紧张排练和演出,全体参演人员乃至全体上音人,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思想境界得以极大提高,大家都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由衷地生发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聚力量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图片: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姜方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