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漂浮着一瓣人造花朵,它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中不断演进,拯救过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着人类免受凶残病菌的侵扰与吞噬。它,就是口罩。
口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上海更是全球首个将口罩写入地方立法的城市,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规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每天都要戴口罩,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口罩文化史:病毒、符号与身份建构》新书分享会,该书的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的两位教授高福进和周凯深入阐述口罩的发展史,向到场听众介绍了口罩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内涵。
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关于口罩的发展传播及其文化演变历史的大众读物。全书从口罩的中国及世界历史、现代口罩的诞生演变、口罩与环境污染、口罩与疾病、口罩与政治、口罩与文艺、口罩文化的东西方之争等主题展开,为读者演绎了口罩的前世今生,也从口罩的视角重新呈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面向。
高福进透露,这本小书的诞生有一定的偶然性。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口罩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他应邀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口罩历史与文化的文章,引发了读者的热烈反响。他和周凯决定以更充沛的篇幅系统地为大众介绍口罩的历史和文化,这才有了《口罩文化史:病毒、符号与身份建构》这本书。
事实上,口罩的发展史是人类与各种疾病斗争的历史。从“黑死病”时期诞生的“鸟嘴面罩”,到“西班牙大流感”时期逐渐普及全球的医用口罩,再到广受国际医学界好评的“伍氏口罩”,口罩的形态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进化。在这次分享会上,高福进和周凯分别介绍了历史上几次重大的防疫事件和口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口罩的发展历史和社会意义。其中,中国的“伍氏口罩”的发明对于现代口罩的发展功不可没。20世纪初哈尔滨鼠疫期间,伍连德医生不仅发明“伍氏口罩”,还在组织抗击鼠疫时提出以隔离患者和推广口罩为主的几条重要措施,并借此及时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百年前的经验在当下仍旧适用,可见知古鉴今的重要意义。在谈到东西方对佩戴口罩的态度差异时,两位作者提出,这些对于佩戴口罩的理解认知与心理反应差异是客观而真实的,这与民族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等息息相关,“戴不戴口罩”不只是一种建立于个体主观认识之上的态度,其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可以说它是检验和区分民族、国家、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的“试金石”。
口罩虽小,却是人类在漫长进化史中与各种疾病与灾害不断斗争留下的历史注脚。它不仅是一种公共卫生理念的生动演绎,也是折射不同民族文化和文化心理的一面镜子。
周凯说,这本小书“力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挖掘小小的口罩背后所折射出的人类社会和现实世界的千姿百态”,虽有应景之嫌,但绝非敷衍之作。高福进也表示,写作的初衷是分享和交流,“如果能让读者在轻松的行文和鲜活的案例中,获得一些围绕口罩而来的思索、感悟、心得,甚至疑惑,这都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图片:上海图书馆提供
作者:如烟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