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两年,江河继续奔腾。今晚,现实题材电视剧《大江大河2》在东方卫视全国首播。定档消息传出后,《大江大河》的拥趸奔走相告,“原班人马”是转发中最高频率的用词。编剧唐尧,联合编剧马骋怡,导演李雪、黄伟,艺术总监孔笙,制片人侯鸿亮……在观众们看来,基本延续第一部的主创阵容,不仅确保了故事线索、人物成长的连贯性,这支素有“国剧门脸”美誉的创作团队更是一定程度的品质保障。
该剧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午阳光、SMG尚世影业出品,改编自作家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2017年12月18日,这部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勾画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剧集正式在上海启航;一年后,第一部开播;2020年,又是12月,第二部回归——与其说是时间的巧合,不如看成,是一群电视剧创作者以仪式感致敬时代——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从此开启了一条令世人瞩目的道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中不断前进的,既是时代巨轮,也有个人的脚步和命运。《大江大河》要抒写并讴歌的,自始至终是在壮阔的改革浪潮中探索革新、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创作者以电视人的时代匠心致敬的,也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了不起的时代,而浦东开发开放中壮阔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成就了更为深刻的情怀力量。
必须突破“续集难拍”
续集难做,这在国产剧的创作生态里似乎是默认事实。无论是否原班人马,只要踏进同一条河流,就得接受观众更高的期待、更严格的审视。《大江大河2》显见的难题,是怎样承接前作的高分。第一部在首播后赢得了高收视、高口碑,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几乎所有重要奖项。
而在主创看来,真正的难,始终是“一剧之本”。第一部曾向观众铺开了改革开放最初十年间的画卷。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名青年为代表,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们紧抓时代机遇,在不同的领域,实现了各自的理想。可以说,除了宋运萍的意外不幸,第一部《大江大河》是时代峰回路转后,所有奋斗者都能拥抱一片开阔的进取之路。
第二部的时代背景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新的时代,新机遇与新挑战同行。国营经济的代表宋运辉成了东海化工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副职,技术之外,他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抉择;集体经济的代表雷东宝,让小雷家摘掉了贫困“帽子”,但自身的局限性让他一度陷入迷局;作为个体经济代表,杨巡从跨越山头卖馒头,到经营小商品市场,再到瞄准东海的无穷潜力“一击即中”,一路收获了财富,但也可能一时晕眩……仅是三位主人公的命运,已是暗流涌动。
剧作中,奋斗事容易引发观众共情。而在描写抉择、暗流、人性的险滩时,如何把握对人性暗面的刻画,影响着一部现实题材作品的价值指数。曾有学者评价原著作者阿耐时说:“有别于市面上某些侧重圈套、心计、阴谋的商战畅销书,阿耐笔下的商战中人总是坦荡磊落,散发出独特魅力。”这一条,也是《大江大河2》颇为看重的关键。侯鸿亮说:“我们想要呈现的,不是‘宅斗’‘厂斗’,而是跳出了局部矛盾,经历了时代沉淀后再度回眸的情节。其中包括‘南巡讲话’前后的剧变,彼时观念的碰撞、改革与保守的角力,我们能看到许多事情是锐意进取的人推动着历史往前走。”
创作实,在于服化道“细节控”,更在于真实与艺术的双重“品控”
围绕《大江大河》,“时代”一直是众人言必及的关键词。
为了找回1988年至1993年的时代氛围感,剧组在宁波搭建了实景地。正是在那个厂房改建的摄影棚内,既有观众亲切熟悉的“小雷家村村委会”办公点,也有宋运辉的“家”;大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三角的城乡风貌,小到一辆“二八杠”永久牌自行车、幸福摩托,乃至一张手写的欠条等,都能把人带回当年的故事。对于素有“国剧门脸”“细节控”美誉的正午阳光制作团队而言,服化道的准确精致,已是长期稳定的“品控”标志。
不过,站在现实主义创作的角度,真实与艺术的双重把握,才足以体现一部好剧的价值。唐尧曾揭秘了一段创作心路:“在写化工厂段落时,技术上的真实与艺术上的表述,哪个更重要?过于追求技术真实,会不会让剧变得枯燥?当技术逻辑与戏剧逻辑有了冲突,该尊重哪一项?”打磨剧本的过程中,曾有化工专家把“票”投给艺术和戏剧逻辑,认为只要剧好看,技术逻辑不必非要严丝合缝。但创作团队沉下来再思考后,依然决定把技术逻辑、真实逻辑摆在重要位置。“如今的观剧早已是世界级的,剧中的行业瑕疵、逻辑漏洞、情感失真等等问题,都逃不过观众的眼睛,都会最终影响剧集的整体品质。”
《大江大河》的成功曾让许多评论家感慨,这支团队值得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者学习,学习他们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创作道路的信仰、遵循和开拓。今晚,《大江大河2》开播,观众希望验收的,也依然是现实主义带来的热泪盈眶。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