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红粉青衣》
如果说,戏曲是国粹,国画是国粹,那么,国粹叠加国粹,将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今天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揭幕的“庚子锣鼓——中国戏曲人物画名家书画邀请展”,提供了样本。
此次邀请展以“庚子锣鼓”为主题,通过70多位艺术家70余件形式多样的戏曲人物书画,为不平凡的庚子之年祈福。参展者中,除丁立人、谢春彦、陈九、季平、朱刚、顾村言、徐旭峰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昆曲名家计镇华也加盟其中。二人都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此次参展的均是书法作品。其中,京剧名家尚长荣所书的是他主演的京剧《廉吏于成龙》中的《人生正气歌》:“生路多坎坷,祸福不定,有苦涩,有酸楚,也有欢欣。”
▲尚长荣书法作品
▲计镇华《昆曲邯郸梦唱词》
中国戏曲人物画源远流长,上海是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发源地之一,关良等名家在上海创作了大量戏曲人物画,影响深远。
据透露,戏曲人物画创作,从其艺术趣味和文化品质而言,大体分为借戏入画和入戏生画两类。前者重在形式融合,后者重在精神契合。前者以林风眠为代表,后者则以关良为端倪。关良是现代最早将中国传统文人水墨语言引入戏曲人物画的大家,他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常运用没骨写意的手法描绘戏曲人物,运用“钝、滞、涩、重”的笔墨手法,并善于对人物形态的夸张变形,充分展现文人画传统的写意天趣,并将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的某些语言融入其水墨戏曲人物画创作之中。关良的戏曲人物画注重追求表现戏曲舞台的精彩瞬间,抓住最突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的动作和表情,讲究人物比例重心,以及动作上的合乎舞台板眼节奏,创作一种独特的戏曲画“瞬间”形式。观其画似观戏,而且大有胜似观戏的文化回味,以表述戏曲舞台的真实形态为主要目的,包括舞台人物和舞美(道具、服饰、布幕等),非常写实和接近舞台实况,记录了许多经典曲目的最精彩的瞬间。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戏曲的发祥地,曾经创造过中国戏曲的辉煌。百年来,海灌百川,陈言务去,不断地推陈出新。戏画同源,中国戏曲人物画薪火相传至今。此次参展艺术家中,有的自幼徜徉梨园,舞台上的一剧一幕早已镌刻于心,一笔一墨间似在借戏里的生旦净丑,抒人间的人情冷暖;有的艺术家将西画造型、明暗、光线、色彩、质感、构成等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唱”、“念”、“做”、“打”皆描绘地栩栩如生,食洋而化,使得观者能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形神兼备之美;有的注重追求文人审美趣味、意象的表达与现代性笔墨的探索。
▲季平《戏画人物图》
▲谢春彦《川剧人物》
值得欣喜的是,戏曲艺术原本是一门崇尚写意的舞台艺术,戏曲人物题材绘画历来多以写意手法表现为主,此次参展的中青年艺术家不乏有深耕于传统古法者,如承袭宋人双勾填彩技艺者等,呈现出此次展览多样的艺术面貌。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自2012年注册成立至今,已举办《粉墨写意——中国戏曲人物画掇英》《梅韵兰芳——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扇面画展》《戏画麒芳——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中国戏曲人物画展》等主题展览活动。同时作为主办方的还有“朱刚戏曲人物画工作室”,该工作室系上海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始终致力于通过戏曲人物画的学术研究、作品创作、文化交流等形式,以鲜活生动的艺术内容凝练而传神地讲好中国故事。
▲朱刚《昭君出塞》
图片:主办方
作者:李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