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一堂好课》《你好生活》《衣尚中国》……这两年,许多年轻人常在朋友圈里安利文化类节目。深耕文化类节目,让中国精神、中华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近年轻人、融入大众生活,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些年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的爆款《国家宝藏》、2019年启迪人心的《一堂好课》,以及正在热播的《衣尚中国》,这些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的王牌、同时也彰显中国综艺原创力的节目背后,都能找到同一个身影——汤浩。
翻开汤浩近年的履历表,他下2017年研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并担任执行总导演;2019年研发大型文化节目《一堂好课》,并担任总导演,这一年汤浩还出任了《你好生活》节目策划、项目总统筹;2020年研发大型中国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并担任总导演。此外,2012年~2015年,他曾连续四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节目导演,以及2012年第六届CCTV相声大赛总导演。
在凝视历史、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雅俗共赏——这些节目凭何做到?汤浩解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理想,尝试让历史鲜活起来,以年轻化思维打破“电视老矣”的论调,当节目本身年轻态,年轻的“自来水”水到渠成。
■立足“人民的创造”用文化意蕴和精神高度提升节目
观众常把好作品称为“良心出品”,因为这些具备文化意蕴和精神高度的作品,能够带领观众不断求索,完成一次次心灵之旅。
2017年《国家宝藏》第一季堪称“横空出世”,据不完全统计:播出期间《人民日报》13次刊文报道,《光明日报》10次刊文报道,豆瓣评分最高9.5分,网络播放总量达一亿人次,博物馆参观人数较往年同期提升50%。
汤浩介绍,在《国家宝藏》的整个节目筹备、研发过程中,他和总导演于蕾以及团队成员走访文博界、历史界、文学界的各位专家学者,查阅了无数典籍资料,以文博领域为全新切口打开磅礴题材宝库。让文物活起来,把其内在的精神传下去,传承其文化精髓,成为《国家宝藏》节目创作的基石。
节目对文物故事的讲述分成了“前世”和“今生”两大部分,充分运用了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汤浩利用其组织创作春晚语言节目的经验,将音乐剧、喜剧小品、先锋戏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态的组合以及国宝的今生故事的精彩讲述,通过剧情的讲述传递历史信息。将古人的伟大创造与当下人们日新月异的创造相联系,让观众能直观感受文物带来的温度与厚重。
如今正在热播的《衣尚中国》同样如此,汤浩和首次担纲制作人的李思思一起,经过大量的中国服饰史的调研,审美文化的研讨,历经十数版策划方案,节目最终决定将服饰作为文化载体,通过服饰讲述中国人的创作力、设计力、以及中国文化的多元包容力。从审美的角度,艺术化通过历史、匠心、创演三大表达空间,打通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专家学者、明星艺人、服装设计师的有机协作,用表演、访谈、创演秀三类形式,这种融合时空的互动艺术让服饰背后的表达变得极为丰富,在节目策划过程中,汤浩首次提出“复兴中国审美”这一概念,得到了范迪安院长的充分肯定,这一倡议在节目当中的贯彻落实,让节目扛起了弘扬民族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大旗。
这些节目在守护历史、传承文化的同时,创造了经典。汤浩表示,《衣尚中国》的策划初衷,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传统服饰的行止,跳出阶层,反映人民创造的美,通过中华服饰的展示,解读中国审美,每一期的主题,都在尝试从社会思想、民生经济、审美变迁的角度,综合结构服饰文化,讲述服饰背后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真善美,“教育、娱乐、信息”三者有机结合
电视节目精品之所以“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统一。立足时代讲“真”,传承文化颂“美”,融入生活扬“善”,广大电视工作者都应该运用自己的艺术和才华去呈现时代的精神图谱,这也是一个文化节目的创作使命。
颇受欢迎的《一堂好课》从十二个学科,邀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来为青年朋友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与知识智慧,节目走出演播室,走进校园,青年明星化身课代表,与青年学子一同在课堂中听课。汤浩说,《一堂好课》把知识送到青年学生中去,为他们讲授启迪心灵的人生之课。无论是怀揣梦想的个人,还是一个蓄势待发的团队,在前进的道路上都需要一堂好课,不论是一言兴邦,还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都是《一堂好课》的意义。对于《一堂好课》为什么第一堂课会选金一南教授的思政课?则正如“班主任”康辉所说:“因为思政课是最能够直接帮助年轻人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的课程。”
很多观众将《你好生活》称为“壁纸综艺”,因为每一帧画面都养眼走心;也有观众说它是“金句百科”,除了嘉宾们娓娓道来的哲理,更用日记体的旁白和点睛式的花字提取内容的浓度,让人回味不尽。
每一期节目在开头都会有一段颇有哲思的生活语录,而后围绕一个热门议题展开叙事。例如第二期《勇敢的攀登者》开场白如是说:“人类为什么要攀登高峰?是满足征服的欲望,是收获抵达与胜利的欢欣,是认知自然的可贵,还是重新认知自我”;第四期和拳王邹市明探讨如何逾越逆境:“以迂回躲闪的智,直面人生的勇。尽心尽力,搏击人生”……十二期节目,就是十二句关于人生的箴言。
在汤浩看来,好的节目是将世界公共广播媒体所倡导的理念——教育、娱乐、信息三者有机地结合,既不一味强调内容娱乐性,避免恶俗搞笑,也不以说教的形式,将内容变得乏味无趣。让冰冷的历史信息变得有色彩,易于理解,并带来文化自信,这才是电视回归其大众传播和公共传播角色的最好诠释。
■制作“年轻态”的节目 成功“出圈”
很多人哀叹观看电视的年龄群都是中老年人,而汤浩却不这样“人云亦云”。在他看来,好的节目与播出媒介无关,而是取决于制作节目时你是否考虑到年轻观众,你是否想制作一部“年轻态”的节目?
在策划《你好生活》时,汤浩就将节目定位在关注青年群体,倾听青年人的所感、所思、所求,用青年人最能接纳的方式走入他们的内心;其次是挖掘成长历程,每期节目展开不同的人生主题,帮年轻观众锚定人生的坐标。最终,《你好生活》在电视端强势拉升了15-24岁、25-34岁、35-44岁的年轻观众以及高学历观众,在央视网多终端(网页、APP、手机电视、IPTV、OTT)的视频收视一路走强,还在B站和优酷获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
《一堂好课》同样如此,汤浩表示,该节目的关注点和落脚点始终落在年青一代上,课堂的目标观众是年轻人,现场观众是年轻观众,现场用年轻的明星嘉宾担任“课代表”,明星也是普通年轻人,他们也跟普通年轻人一样有着对知识的渴求,有着对世界的看法,《一堂好课》希望能在年轻人当中体现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追求,那就是对知识的追求,让尚学之风成为社会新风尚。
而《国家宝藏》和《衣尚中国》更是用鲜活的演绎和现代的表达,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当代联系,在年轻人当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以至年轻观众发出“复兴中国审美正当其时”“我们锦绣必将万事不绝”“此生不悔入华夏”的激昂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电视节目的创新,只有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肩膀上才能体味真善美,与当下紧密相连才能换来广阔的创作空间。而《国家宝藏》《一堂好课》《你好生活》《衣尚中国》这些节目虽然定位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但又可看出是“一脉相承”,都有着坚实的内核、高远的视野、大气的审美、深厚的文化内涵、时尚的表达语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使得这些作品重返青年文化的中心舞台,也是这些节目可以成功“出圈”的原因。
综合自新华网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