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橙黄,金秋脉脉,又到重阳。
重阳节是中华民俗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列入首批“非遗”名录。2020年很特殊,经受考验的中华民族,更能体会到健康团圆平安的珍贵。
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上海推出了展览展示、文艺巡演等多种类型的主题活动。
民俗收藏体验展:258件展品呈现重阳风俗的发展脉络
10月23日,上海市文联展厅内,一群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穿越”而来,展厅中央则装扮成了“中堂”的模样,雕刻精美的红木桌椅把人带入了传统民居空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收藏协会承办的“一年好景橙黄——重阳民俗收藏体验展”在此开幕。展出的258件展品以民间收藏为主,辅以印证并延展重阳习俗的相关物件,包括吉祥银器配饰、重阳主题剪纸、纸鸢、登高门券、烟画、红木中堂等。其中年代最久远的当属唐代执壶酒具、酒罐。这些实物藏品、民间手工艺品以及文字内容、图像等勾连、交叠,呈现出重阳风俗及其承袭和发展脉络。
展柜中,各种雕刻精美的银质长命锁、祈福辟邪配饰等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张珂介绍,这些藏品体现了重阳孝亲祈寿的习俗,在行礼之时,长辈要坐在中堂之上。
为增强观感和体验感,展厅内布置有中国特色的插花花艺、寓意登高赏秋的盆景。花材多采用菊花、茱萸等重阳时节新鲜花材。另有上海本地特色的非遗重阳糕实物展示。
在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河中,以重阳为主题的民间故事、传说,历久弥新;以重阳为主题的古诗词脍炙人口,为人称颂。这些故事、古诗传递了浓烈的家国情怀、精神情愫,也浓缩了深藏在重阳内里的生命态度、人文内核。在展厅内,不仅能看到,也能听到部分经典的重阳诗歌、民间传说故事,它们和展品一样,组成展览的一部分,多元、立体地展现重阳礼俗的文化韵味。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会每天安排不同的民俗和民艺现场体验活动,包括辟邪吉祥吊坠、绣品胸花、平安结、皮雕花手工制作,银丝发簪、寿星寿桃面塑工艺、衍纸工艺、非遗重阳糕现场展示等,使参观者有机会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和多种民间工艺技艺。展示、体验活动,将在哔哩哔哩平台进行直播。
业内人士指出,节俗文化是凸显人文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辟邪祈福、登高赏秋、赏菊吟诗、饮酒品糕、祈寿祭祖,这些重阳节俗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同和憧憬,对生命和健康的祝愿和追求,对家园的眷恋对祖辈的感恩。从重阳习俗中,能强烈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维度、厚度和深度,继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自豪感。
传统节日社区欢乐行:老人家门口享受“送戏上门”的文化关怀
“故事好听来奥去话伊!”10月23日上午,崇明区建设镇虹桥村和富安村居民活动室被两百多位老人坐得满满当当。老人们欢聚一堂,参加由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崇明区建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特别定制的“第八届传统节日社区欢乐行系列主题活动·九九重阳敬老日文艺巡演活动”,享受重阳节“久久关爱·送戏上门”的文化关怀。
活动当天,朱国钦、诸伟丽、郁湘、叶忠明、龚新忠等沪上优秀故事名家悉数上场,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寓意深刻的沪语,表演了多则故事。朱国钦的《分段承包》讲述了三个不孝儿子将老父亲“分段承包”,不承担基本赡养义务的故事,以此告诫大家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诸伟丽的《难事巧办》,讲述了农村妇女干部用智慧化解因养宠物而产生的邻里纠纷,维护了社区和谐。郁湘的《快嘴媳妇和歪嘴婆婆》,带来了快嘴媳妇和歪嘴婆婆在日常生活中和睦相处的故事,告诉大家婆媳关系并不难处。叶忠明的《鸽棚风波》聚焦居民饲养鸽子带来的环境问题。龚新忠的《媳妇好伐?》通过一个好媳妇和一个凶媳妇的对比故事,教育大家要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社会新风尚。情真意切的舞台表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老人们看得过瘾、听得入迷。讲故事之余,叶忠明还特别带来了经典沪剧《芦荡火种》选段《开方》,《庵堂相会》选段《春二三月草青青》等,赢得阵阵掌声。
建设镇虹桥村的村委妇联主席朱琪琪透露,该镇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常驻人口的70%以上,许多年青人都在外打拼,平常很少回村。因此,有许多村子或为老人村或为“空巢村”。这样的文艺巡演为老年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介绍,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近五年来,曾在上海郊区农村数千个村居举办过近千场沪语故事巡讲。作为“上海市文化旅游局文物局群众文化资金”的优秀资助项目,本次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意在丰富社区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弘扬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图片:蔡晴、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作者:李婷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