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莫奈的《日出·印象》空降上海之后,申城再迎西方艺术大师名作——蒙克的《呐喊》!近日,“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与油画展”登陆上海久事美术馆,展出挪威著名收藏家帕尔·冈德森收藏的53件蒙克版画及油画,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其中,最令人“尖叫”的,莫过于蒙克珍贵的1895年石版画、也是他本人唯一手工上色版《呐喊》(又名《尖叫》)。据悉这是地位仅次于四幅全色彩绘画《呐喊》的版本,也是《呐喊》主题作品本世纪首次到访。
事实上,仅盯着《呐喊》,并不是对于蒙克以及这个展览最好的打开方式。在业内看来,此次展览的更大价值在于,它呈现出蒙克好些不那么为人熟知的面向,而这些面向都将启迪大众更好地理解蒙克何以走在世界艺术潮流尖端、成为表现主义绘画先驱。在历经疫情的这个特别时刻呈现蒙克的作品,尤显意味深长。蒙克可以说是在重重磨难中以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最终寻找到曙光的典型。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马真正坦言:“展览名称中的‘呐喊’是蒙克的标志,但我们认为‘回响’比‘呐喊’更重要,希望这些作品能够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
每幅画都是蒙克的情绪日记,《呐喊》也不例外
对于没有艺术知识储备的人来说,面对蒙克的画难免一头雾水。他的很多作品在问世之初的确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议,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涂鸦式习作。其代表作《呐喊》在不少人眼中俨然“闹鬼的黄昏”,只见一个性别不明、犹如幽灵般的人物站在奥斯陆峡湾旁,神情惊恐地以双手捂着耳朵。
蒙克的画其实是他的情绪日记,只不过时间上有所延迟。“我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自愿的坦白,也是我和我的生活关系的自我剖白。”“我并不是画我现在看到的,而是画我过去看到的。”对于自己的创作,蒙克也留下过这样的自述。蒙克的一生,饱受亲人离世、自身糟糕的健康及精神状况、坎坷情感经历等折磨,他却用绘画创作来对抗生命中的苦痛。蒙克在画中强烈地传达着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这些作品完全以艺术天赋本能地洞察和表现心灵。
《呐喊》似有超现实意味的经典一幕,竟然是有现实事件对应的。蒙克曾回忆这幕情形:“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两位朋友正在大道上散步,太阳已经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像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脚步,轻轻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经要使我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挪威海湾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走着,而我却呆呆站在那儿,焦虑得不停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而持续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蒙克用《呐喊》画面表现的情绪,渐渐被视为人类面对现实焦虑的一种象征符号,甚至在百余年后成了流传甚广的表情包。
此次展览为《呐喊》特地辟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展示空间,红色的展墙将画中惊恐捂耳的人格外凸显。四幅全色彩绘画《呐喊》以图片的方式完成了“大集合”,占据这个空间C位的,是此次展览备受关注的石版画《呐喊》。起初,很多人认为这一主题极不适合黑白版本的演绎,包括蒙克在内都担心这会破坏创作动机中重要的“火红云朵”的色彩表达。实际上,最后的成品呈现出出人意料的效果,人物与风景中那些线条在不加修饰的情况下更激烈地相互扭绞,其中蕴含的表现力也被版画完整地保留并凸显出来。
版画唤起了蒙克对于不同媒介及创作效果的好奇心
版画在此次展览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也将人们的视线牵引至以往或被忽略的蒙克的版画创作上。蒙克的版画不容小觑,才不是其油画无可奈何的替代。去年曾在大英博物馆引发轰动效应的“爱与焦虑”爱德华·蒙克特展,其实也是一个以版画为主的展览。当时的策展人歌莉娅·巴特鲁姆指出:“蒙克的声誉实际上正是通过他的版画建立起来的。版画是他创作中的核心,极具实验性和创新性。”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版画制作在欧洲大规模发展。通过版画,蒙克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觉。1894年10月16日,蒙克在柏林的一家小旅馆里开始创作起版画,直到1944年离世,其版画创作从未间断。更令人惊叹的是,从未经过正规培训的他,竟然在其后的创作过程中掌握了包括古老的木刻、铜版雕刻、蚀刻以及相对较新的石版画等多种基于不同基质、创作材料以及技法的版画创作方式。可以说,蒙克在其最早期的版画中就开始以成熟艺术家的方式发声了。
此次展出的很多版画,都可以与蒙克的油画参差对照来看。并且,它们多是围绕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印制出来的一系列版本,少则两三张,多则五六张,或为基于其油画作品的再创作,或为在画布上进行油画操作的预演,更有一部分是纯粹的版画原创作品。版画唤起了蒙克对于不同媒介及创作效果的好奇心。蒙克创作于1896年的版画《生病的孩子I》总共展出了三个版本,分别为四色、三色、双色石板印刷而成,所用的纸张也各不相同,有的为宣纸,有的为白色横纹纸,不同版本呈现出微妙的视觉差异。这是蒙克以年轻女孩贝琪·尼尔森为模特创作的。他在画面中重现了对于自己姐姐苏菲饱受肺炎折磨最终离世的记忆与场景。其实早在1886年,蒙克就创作过名为《生病的孩子》的布面油画。这也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描绘姐姐苏菲弥留之际的情形。画中床榻上侧过脸的女孩,与此次观众看见的这一系列版画中的女孩形象极为相似。此次展出的蒙克创作于1902年的双色木版画《吻》,也是蒙克相当重要的一个创作题材。1891至1892年,蒙克在尼斯以“吻”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精彩的油画。而这幅蒙克的木版画依然颇具魅力,画面简单明了却极具张力,木头的纹理成为了图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克的艺术世界并非只有忧虑与恐惧,也有暖,有光
们熟悉的蒙克作品,大多记录着病痛、死亡、失去与焦虑。此次展览却以相当一部分蒙克晚年的油画作品,让人们看到这位艺术大师对于生命、爱与自然的歌颂。
蒙克创作于1909年的布面油画《护士与床单》,就是其中的代表。1908年,蒙克突发急性精神病而被送往哥本哈根小镇上丹尼尔·雅各布森医生的诊疗所,在那里得到全方面诊治。尽管女性曾经带给他“恐惧”与“焦虑”,这次面对诊所里的护士时,友善的环境却使蒙克变得轻松而友好。在雅各布森医生的鼓励与建议下,蒙克开始在诊所里画画创作,这期间,因为身体及精神状况的改善,蒙克留下不少杰出的作品,就包括这件以护士们为主题的人物画。明快鲜亮的色彩在他之前的绘画中并不常见,女性人物以这样纯洁、友善的形象出现在他的画中更是寥寥无几。可见,这个轻松的环境以及自身安宁的情绪被蒙克直接记录在自己的作品中。
1909年,蒙克结束漂泊回到故乡挪威,身体状况有了好转的他,画了一批描绘当地人文景观的油画,透着暖,透着光,透着希望。且看蒙克创作于1923年的布面油画《雪地中扭曲的树干》。此时的蒙克已不用再为名声而奔波、为生计而创作。在他熟悉又陌生的故乡,他更多地留下那些迷人而跃动的景色。神秘的峡湾孕育出的是克里斯蒂安尼亚独特的景致。而在蒙克眼中及他的画笔之下,这样的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大自然中的元素犹如律动中的音符,在四季变换中起舞。这些歌颂自然的作品反映出蒙克对自己家乡深沉的爱,也正因如此,1944年去世前的蒙克把自己几乎全部的作品都捐赠给了自己的家乡,即此时已改名为奥斯陆的克里斯蒂安尼亚。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