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年轻学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互联网。以前谈不上上网搜寻,但不足在于,一些年轻人不大有机会看原刊,包括原始的报纸、杂志的初版本,更多是通过电脑屏幕。但这其实和真实的距离就比较远了。”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献学研究教学的陈子善,其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与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的探讨中,陈子善尤其关心文献学这一传统学科,如何在现当代文学视域下焕发新活力。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从作品版本、集外文、手稿、笔名、书信、日记、文学刊物和文学广告、文学社团、作家文学活动、新文学文献中的音乐和美术十个角度,以个案研究的心得具体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基本面向,探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所可能起到的作用。收入本书的《〈呐喊〉版本新探》《〈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的重编》《巴金〈怀念萧珊〉初稿初探》《〈野草〉出版广告小考》等篇,系首次编集。
“在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文献研究怎么进一步推进,对年轻一代学子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电子化资料未必能长期保存,也几乎没有备份,这为未来的文献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陈子善直言,年轻学者不能等到资料缺失后再去寻找,如果现在不去收集,等到几十年以后很多80后作家的早期作品说不定完全淹没了,“要做的就是尽所能把这些东西都保存下来,即便暂时无法使用,将来肯定有用。史料的整理不仅仅是为了当下,更是为了后人的将来。”
中国新文学文献学研究始自五四新文学诞生后不久,继承和借鉴了古典文学文献学的许多治学原则和方法。从鲁迅到其好友郁达夫,再到周作人、张爱玲、梁实秋、徐志摩……陈子善像“滚雪球”一样去收集研究这些大家,“我不断地去扩大研究,希望有一些新的推进和新的发现。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恰如陈子善在序言所说,书中的讨论从他自己的研究实践出发,每个方面选取数篇长短不一的论文组成“十讲”。用一系列例证来体现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的魅力,以及它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也许是一个新的尝试。
“子善先生一是爱书,二是善于收集,他以前每个礼拜都会去文庙淘书。我认为他完全称得上是这一代的 ‘现代文学资料数据库’,藏书非常多。”陈思和评价。分享会现场,陈子善带来了收藏珍本,包括电影剧作家郑伯奇短篇小说集《打火机》、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和翻译家傅雷译作《贝多芬传》。
在周立民看来,《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一书并不是以理论的面貌来呈现,而是从具体问题出发去谈,将理论落在了实处,不会显得空洞虚无。“子善老师把很多小题目做成大题目,将文学史上内容勾连起来,从而解决掉一块块文学史的‘拦路石’。”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