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互联网时代到来,构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然选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长宁区举全区之力,汇各方智慧,统筹部署、共同推进,全力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样本与创新典型,疫情期间,尤其展现了数字服务新常态下的技术优势和制度优越。
智能评估服务绩效
长宁区在三级场馆,如区级总馆、社会分馆、社区文化中心和居民区活动室等,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测和评估系统。该项目作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先导工程示范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文化和旅游智库项目。
所谓“一屏统全域”,一屏,就是在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的大会议室内,汇聚系统的分析结果,实时展示着各公共文化场馆等实体的人流量、人员密集程度、观众构成分布、参与人员愉悦指数等多维度信息及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量化评估结果。同类场馆的横向比较及历史态势分析也尽在掌握。
依托最前沿的AI技术,政府部门更加快速、便捷、精确地获取到了服务质量反馈数据,决策与投入也有了更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真正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上下互联、内外打通”。该系统在长宁区的试点落地,不仅在全国具有示范影响作用,也必将推动长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数字化时代的可持续化发展。
AI探索未来社区
在北新泾街道新泾六村,有一个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的乐爱家居民活动中心。它是长宁区首批“AI+社区”之一,也是上海最智慧的社区之一。
要体验居民活动中心内的智能设备,只需要使用身份证在前台进行人脸识别注册,短短十几秒即可轻松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融合声纹、OCR(光学字符识别)等多种技术,具有功能丰富的人员身份认证及核验能力。
中心门口的24小时智能问诊机,不仅可实现无人自助售药,还能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并有持证医生在线为居民解答医疗健康疑问。
中心二楼设有智能活动室和智慧书房。智能活动室中所有的健身器材都经过了“智能改造”,一楼检测的健康数据会同步到二楼的“体魔方”,可以让居民在锻炼同时记录下运动状态,实时上传与个人的健康档案对接。居民刷脸后可查看运动记录和健身知识,机器会根据个人身体数据情况给予运动建议、推荐运动器材。锻炼结束后还能得到自己的实时健康报告,各项数据会同步到云空间,形成个人运动档案。
而智慧书房中则拥有24小时智能书柜,只要通过身份证或微信认证就能借还图书,智能书柜依托自助终端、移动客户端及互联网智能控制,以“免办证、免押金、线上借、线上还”的借还书模式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打通了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4月,全国首批12个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在上海揭榜,北新泾街道正式入选“AI+社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新泾六村“AI社区”还作为应用场景之一参与了展示。全国各地乃至澳大利亚、俄罗斯都曾有团队到访学习。北新泾街道已经在人工智能社区的探索中已经迈出第一步,新泾六村AI文化社区以其先进的理念、技术成为“未来文化社区”的先导试验地。
神器解决疫情难题
新冠肺炎没有阻挡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求。在闭馆整整50天后,长宁区图书馆终于在2020年3月14日恢复部分开放,开馆当天不到9点,已经有迫不及待的热心读者前来大门口等候。
按照惯例,长宁区图书馆每周一闭馆,为了满足市民读者在周一闭馆日的借阅需求,同时又避免发生因人员聚集、图书流通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长宁区图书馆特在疫情期间在其一楼大厅推出了“大白”神器——预约借书柜。
疫情期间,长宁区图书馆仅开放一楼,曾经的“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被改成了“疫情期间综合外借室”,这里基本涵盖了所有图书类别、馆藏上万册书籍,与预约借书柜相互补充,可以满足读者的基本借阅需求。读者选完书籍后,通过“大白”完成借阅。截至2020年6月初,“大白”共外借成人书2225册,少儿书670册。
“线下关门,线上开花”的图书借阅新方式,扎实推进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成果。长宁区以此为鉴,逐步有序开放了社区文化中心、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更多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图片来源:袁婧 邢千里 摄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