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让国际电影文化的交流囿于物理空间的阻隔,而难以持续。但本届电影节始终坚持专业水准,交出的322部展映影片中,世界首映、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片达232部。
“对于每个电影人来说,这特别的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象征着希望!”法国著名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通过视频连线发来的点赞,道出了无数电影人和观众的心声。
为期9天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圆满结束了。
没有开闭幕式、不设红毯、取消颁奖,所有展映的上座率控制在30%以内……似乎没有浓墨重彩的痕迹。但通过线上搭台,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互联网科技巨头企业落地上海科技影都、“松江16条”政策升级;中影、上影、博纳、光线、腾讯、阿里等影业在上海亮出片单;又一批创投项目找到第一桶金,电影新人不断被 “看见”……一系列新政策、新项目、新计划、新作品的“揭晓时刻”,都属于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一届电影节的影院场子是安静的,但这一届属于电影的消息却是闪亮的。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在最特殊的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初心之地为影业复苏注入了热能。
不变为民之心:创新观影方式,赢得百姓线上线下点赞
“电影节就是一个让老百姓看电影的节日,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们,从未改变。”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王晔说。
在所有国际A类电影节中,“惠民性”一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鲜明的属性之一。长久以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活动极大满足了人民对电影文化的更高需求和期待,成为市民、影迷与世界佳片欢聚的节日。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果说办节时间、办节方式是变量,那么“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是不变的。
面对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创新融合的思路,尝试在展映、论坛、交易等板块转型。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以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和线上放映三线并进的创新方式,让人民大众分享中外电影文化的成果。
数据出炉,本届电影节的展映活动网上网下共惠及观众超过16万人次。露天放映活动覆盖上海7个商圈和30多个社区。部分 “一带一路”国家新片参与了露天放映。据统计,露天放映影片共50部,累计放映147场。为让市民享受仲夏夜的光影,许多工作人员超常规工作。尤其是为社区送电影的工作人员,九天时间,在浦东36个街镇做了73场户外放映,从滴水湖到前滩,都流下过汗水。
在网络上,本届电影节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景观:从7月17日宣布影视节举办的消息直至8月1日, 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关键词的微博话题增量超3亿;电影节视频的微博播放量超千万次;官方短视频平台快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视频播放量超过1.2亿次;上影节在合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搭建专区,仅一周,收听金爵电影论坛等相关音频的就超过30万人次……数据都在佐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后,惠民可以冲破传统模式,获得了远超往年的参与人次和线上注意力。
坚持专业水准:突破物理空间的阻隔,为电影佳作搭建最佳传播平台
疫情让国际电影文化的交流囿于物理空间的阻隔,而难以持续。但本届电影节始终坚持专业水准,交出的322部展映影片中,世界首映、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片达232部。
吸引全世界电影人目光聚焦的“专业性”,上海电影节是怎样做到的?是“上云”的创新魄力与幕后人员的不辞辛劳。
由于海外影片的硬盘拷贝全部依赖网络传送,巨大的数据容量,使得工作量成倍增长。花四五个小时接收影片,展映的29家影院进行消杀、银幕检测,322部影片的排片、出票,字幕员、志愿者的岗前培训……一个电影节的运作远比想象中繁琐。最终,322部世界佳片与观众见面。让人欣慰的是,尽管遇到过种种困难,仍有许多片方十分相信上影节,愿意将影片的首映放在上影节,如《沉默的海湾》《行骗天下JP:公主篇》等。
展映片来到了上海,更多电影人与影视内容,则在网上见。今年,上海打通电影和电视两个市场,首次以国际影视云市场的方式将700多家中外展商悉数请上“云”。有海外展商在申报时表示:“云市场功能齐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体现了上影节为展商服务的用心,这是非常棒的‘上海方案’。”
最让中外影人赞叹的是,他们通过上海搭建的“云上”电影学堂见到了彼此。中国导演贾樟柯,美国编剧、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法国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日本导演河濑直美与是枝裕和,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等著名影人轮番走进线上的电影学堂。“久违的重逢”“象征希望与信心”是他们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交口称赞。菲律宾著名导演拉夫·迪亚兹对在线聆听的中国同行们如此说:“想抗击疫情吗?那就去拍电影吧。”“一带一路”的电影伙伴们,更是无条件选择上海,踊跃报送影片、报名参加在线市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国际影人不愿错过上海、不愿错过中国的相同心意。
中国导演更是用支持来表达对上影节的感谢。贾樟柯不仅出席金爵论坛、主讲电影学堂,还将自己与日本导演河濑直美联合监制、中国导演鹏飞执导的《又见奈良》送来参赛。他说:“上影节能够成为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恢复举办的国际认证A类电影节,首先反映了我国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上海国际电影节能够完成筹备、展映等工作,更反映了中国电影人身上的韧劲和行业精神。而把作品送来参展,是我对这个专业节展的最好敬意。”
作者:王彦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