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
在这个不一样的夏天,随着上海国际电影节、ChinaJoy、上海书展等重量级文化盛事将陆续回归,一大波新锐前沿、新奇有趣的艺术展览也纷至沓来、集结“上新”。其中不乏令人瞩目的首展、首秀。不少展览还特别增设夜场,延长展出时间。它们将共同续写这座城市的艺术绮梦,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西岸美术馆的“静默长假”展
艺术该如何面对不断变化的当下,这些展览以前沿的思考给出答案
艺术从来不是悬浮于生活的。如何映照出所处的时代以及面临的社会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的创造力与思考度。这个夏天于申城举办的好些展览,就将让人们看到艺术的这一面。
当一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突然而至,人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甚至意外获得一个“长假”,艺术家们会如何应对,又有怎样的思考?新近亮相西岸美术馆的“静默长假”展,即收录了丁乙、郝量、贾蔼力、张洹等九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于“静默长假”中所创作的十余件作品,以艺术的视角回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西岸美术馆在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之外,独立呈现的首个特展。且看程然的《惑》,一件结合影像与3D装置的作品。其灵感来自疫情促使许多线下活动被迫搬至线上的现实状况,艺术家由此在作品中呈现了一个被遗忘在网络深处的世界,铺设了一段看似超现实的旅程。丁乙则以《十示2020-11》延续了他标志性的“十字”符号,作品以青色、柠檬黄为主色调,辅以灰白,并融合点彩画的技巧,由此产生的色彩效果更多地传递出一种“希望”。
生命中总有一些你无法预料的东西、一些神秘的灵感、一些不可用逻辑去解释的现象。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种生命的无限流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以新近呈现的大型国际群展“More,More,More”试图给出答案。展览包括28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全新委约作品和代表作品,其中很多艺术家是首次在中国或亚洲范围内办展。展览之名源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行的热门迪斯科歌曲,大量的复诵是这首歌曲的鲜明特色,通过大量的重复,一个熟悉的单词可能听起来产生了些许变化,获得了某些不一样的含义。此次展出的很多作品都使用了视觉并不总能察觉到的媒介来培养一种多感官结构,例如香水、音乐媒介、微生物、数字化媒介和不同频率的光。这些作品增强或夸大了表面的感性,并对视觉感知的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值得一提的,还有此次展览的呈现方式。展览采取分阶段开幕的形式,将从展馆的四号罐延伸至大空间甚至是户外,从而演绎出一种与展览主题相呼应的持续发展的动态。
摄影更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新近登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摄影艺术名家埃里克·索斯首次中国个展“我与你:埃里克·索斯”,让人们看到摄影为平凡生活留下的深刻痕迹。索斯被誉为描绘当代社会和地理图景最伟大的在世摄影师之一。他的独到之处在于用摄影对“人”本身的探索。在运用摄影的社会纪实功能之外,索斯从平凡的社会光景中观察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通过镜头与被拍摄者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他喜欢走进人们的生活,无论是步入居住空间内部,或是拍摄袒露在镜头前的与被拍摄者相关的细节,又或是通过相机焦点的移动来控制观者的视觉重心。
跨越边界的这些展览,正在生成艺术与大众之间更为亲切的链接
这个夏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展览,还有一些在以对艺术边界的打破,对想象力的释放,诠释着美的更多可能,由此生成艺术与大众之间更为可亲可近的链接。
艺术向时尚拓展,正形成一道亮眼的风景线。龙美术馆(西岸馆)迎来的“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览,引领观众探索时尚品牌迪奥创立70余载的优雅世界与筑梦旅程。该展览是继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之后来到申城。275件高级订制礼服、勒内·格鲁瓦和克里斯汀·贝拉尔所绘的设计稿,以及徐冰、刘建华等八位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及艺术装置,都在此集结。迪奥香水的迷人芬芳使得这趟艺术与时尚交汇的迷人之旅异彩纷呈。艺术家高伟刚为展览特别设计了一件金字塔形作品,与迪奥真我香水的优雅魅力相呼应,而迪奥小姐香水所体现的花朵之美则通过绘画作品和香水瓶得到充分诠释。无独有偶,艺仓美术馆正在呈现时尚品牌安娜苏的展览“安娜苏的艺想世界”,以涵盖设计手稿、经典时装与配饰、品牌元素图像、时装秀影像等多样化的作品种类,回溯品牌创始人的创作人生及艺术风格。其中集合的摩登、朋克、学院派、嬉皮士、游牧等13个安娜苏标志性风格的时装系列,都让观众得以窥见设计师的创作是如何与流行文化的时代演变贯通融会的。
▲艺仓美术馆的“安娜苏的艺想世界”
人们还或将发现,在一些新奇有趣的小型展览中,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渐渐消弭。走进誌屋书店,“耳目集——唱片封套间的摄影之旅”会将人们的记忆带回黑胶唱片风行的那个年代,以音乐和摄影的角度探索20世纪文化和媒体发展的旅程。对于很多经典的音乐唱片来说,摄影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查德·阿维顿、大卫·贝利、威廉·埃格尔斯顿……众多摄影师都在这30厘米见方的黑胶封套上留下过印记,这些封面灵感起源又逐渐转化成文化史上的重要标志。乌鲁木齐南路上的Anomaly小店里,韩国享誉全球的品牌杂志《B》正在举办于中国的首展“The Little Black Reading Room”。这个展览汇集了《B》创刊以来的大部分杂志,并通过“小黑屋”空间为观众创造一种沉浸式的氛围,使人专注享受阅读之乐。而亮相衡复微空间的“构造未来”展,聚焦的则是与居住相关的建筑,以三个实验性的影像装置,探讨“建筑”这个古老学科的“前方”。
▲誌屋的“耳目集——唱片封套间的摄影之旅”展
艺术与科技的相遇,亦能擦出别样的火花。且看近日登陆环球港的“火星2035“沉浸式科学艺术展是怎样脑洞大开。展览不仅以9大作品打造出极具未来感的火星幻景,首次展出超高精度火星复原实体,还首次植入沉浸式实景舞台剧,以独家原创剧目《逆行之惑》、环幕投影秀、《火星奇境》灯光艺术大秀等一连三台大戏,与观众纵跨千年历史,感受探究火星逆行之迷的曲折之路。
▲环球港的“火星2035“沉浸式科学艺术展
相关链接 >>>>>>
这个8月,还有这些艺术展览不容错过
如果你喜欢传统艺术,请留意——
“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一)
时间:即日至12月31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
展览以独特而恢宏的学术视野,为观众叙述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每届展览都会推出卓有影响力的八位名家,中西各半,呈现独特的美术史叙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语境。
目前与观众见面的是这个系列展的第一届,设立“借古开新”“中西兼道”“现代标程”三个部分,聚焦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吴大羽、倪贻德八位近现代名家及其代表作。
“心不为形役——从孤舟草堂到桃源江南”
时间:即日至11月22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览遴选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王薇夫妇私人藏品近30件(套),包括元代赵孟頫,明代吴伟、张路、文嘉、陆治、仇英、祝允明,郑重、李士达、蓝瑛、沈士充,清代龚贤、袁耀、朱瑞宁、顾洛,现当代黄宾虹、溥儒、苏天赐、黄永玉、车鹏飞等古今名家经典画作,分为“孤舟草堂”“桃源仙境”“江南水乡”“当下自我”四部分展出,借由渔父、草堂、桃源的意象带领人们走入古人的隐逸世界,再借着明媚的江南水乡引领人们回到现实的当下自我。
“丹青相照·真挚友情”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唐云诞辰110周年文献作品展
时间:8月7日至9月6日
地点: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
展览共展出赖少其作品约30件,唐云作品47件, 以及二者之间的信札、照片等文献史料160余件,从多个方面展现赖少其与唐云自20世纪50年代初在上海开始的密切交往和真挚友情,以及赖少其、唐云与上海中国画院的历史渊源,以及他们为新中国美术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
“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
时间:即日至11月15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览由“中式·革新”“洋服·旗袍”“集体·质朴”与“开放·融合”四个板块构成,展出的40余件中国近代绘画作品与各时期具代表性服饰、艺术文化风潮有关。展览中,绘画与服装、瓷器、文献并置,呈现20世纪中国服装的样貌与发展,也反映艺术与社会生活、中西方时尚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当代艺术,不妨留意——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
时间:即日至11月15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是上海双年展的首次回顾展,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海双年展参展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
本次展览作品多来自于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历年来的上海双年展藏品,还设置两条相互对照的文献线索,分别是以大事件串联的时代发展脉络,以及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所形成的个体文献。
“物随心生”
时间:即日至11月30日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这是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Tommi Gr?nlund)和佩特里·尼苏南(Petteri Nisunen)的中国首展。8月1日起展览在此前已展出的17件作品基础上,新增《混色器》《弹力场》《平面》与《钢丝装置》4件作品,正式向公众完整地呈现整场展览。
“积聚与生成——2020上海当代艺术展”
时间:8月8日至10月18日
地点:临港当代美术馆
展览邀请了近30位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包括一组特别项目,共计68件(组)作品参展,艺术形式涵盖油画、水墨、雕塑、装置、影像、摄影、拼贴、综合材料等。
今天,当代艺术生成机制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与多元,展览旨在通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不同的当代表达,来探究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如何“积聚”并“生成”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