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中的二十四烈士雕塑多媒体剧场。龙华烈士陵园供图
不到两年时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巡演120场,掀起持久澎湃的红色热潮。60年前同名经典电影中,李侠被捕前夕坚持完成情报发送到最后一刻的镜头,跨越时空,于新一代年轻观众眼中“叠画”,心中升华;印证着舞剧结尾字幕——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舞剧电影原型英雄人物李白,与1700多名革命英烈一同安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如今,人们不但可以现场或在线祭扫致敬革命英魂,还可通过单集三分钟的微纪录片《龙华的去年今日》走进“李白”们的崇高精神世界。同时,位于虹口区的李白烈士故居也同其他七处重要革命旧址一道,于今年加紧修缮改造,将在建党100周年前展现新面貌。经由学者研究,其秘密电台旧址也通过学术出版得以浮出水面。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叶辰亮摄
从革命遗迹旧址挖掘保护、理论研究深入推进,到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展陈展览,再到优质文艺作品全国传播,正是上海过去三年来,全方位、多层次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形成红色文化资源高地、理论研究高地、传播教育高地的缩影。其间,上海以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为引领,根据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通过政策完善支撑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四梁八柱。《关于实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上海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先后印发,使得一批革命旧址修缮开放、一批展览展陈功能提升、一批理论课题实现突破、一批活动项目蓬勃开展、一批文艺作品深入人心,讲好上海的红色故事,更努力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可以说,上海这座红色之城从未忘记百年来所经历的艰辛与荣光,那些鲜活而崇高的生命在我们的讲述与怀念中一次次归来,与今天、明天的新时代追光者重逢。
挖掘梳理
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高地、理论研究高地
“上海不仅是党的诞生地,更是党创建过程的中心、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早期指挥中心,革命之火绵延不绝。时至今日,仍有大量革命遗迹旧址有待保护梳理,大量文献资料有待挖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说。他的团队花费十年时间,于今年5月出版《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确认了上海全境内千处红色纪念地,其中近400处是中心新考订而来。这一过程让苏智良感慨上海红色资源之丰富与过往研究、保护之不足。
理论研究反思成为旧址遗迹保护利用的动力与支撑。当一处处红色地标在这片63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次第“点亮”,相关保护修缮工作也同步开展。过去三年,上海以重点推进“一馆五址”为支点,撬动起16个区对旧址遗迹的修缮改造和建成开放。其中最令学界欣慰的成果之一,要数南昌路100弄2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修缮后的重新开放。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袁婧摄
其所在的老渔阳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个早期组织,到召开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在上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革命火种点燃地。经过挖掘梳理,《新青年》编辑部在党的创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更深刻认识——这里不但是创刊《新青年》杂志思想启蒙之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还是中共中央局办公地。在学者看来,固态纪念馆旧址的重新开放,不但是树立一个实体纪念场所,而且经过再次深入梳理研究和饱满呈现,令大众对《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认知,也让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历史脉络更为清晰贯通。
上海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不止步于实体馆址的建设提升,也注重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落实中宣部重大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党实践所体现的革命精神研究”同时,也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全国学术研讨会。其中一系列理论研究,目前已经形成著作,“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工程有序推进,已有超过50种精品主题读物与读者见面,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凸显共产党人精神风貌,也运用连环画等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样式与情境党课的线上产品创新呈现。其中,一部《战上海》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2018年度“中国好书”奖。而在中宣部最新公布的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革命者》《火种: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来》《中国共产党建设史》《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外国记者眼中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等上海出版物集中入选。
如何保证主题出版物在研究成果过硬的同时,更及时地以亲切面貌与读者见面?上海出版人在探索中逐渐打造出一套完整机制。以上海人民出版社为例,其成立的“上海市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主动策划选题,在资金扶持、人才队伍等方面为主题出版铺设“快车道”。挂牌一年间,团队中的80后、90后为这股红色力量注入生命力,围绕出版物,陆续推出有声书、直播活动,让好书借力新媒体为更多读者了解喜爱。
展陈展示
集结新生力量,创新手段技术讲好上海红色故事
在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何建明的最新纪实长篇《革命者》中,记录着这样一次非同寻常的会面——1920年初冬的渔阳里2号,陈望道受陈独秀、李汉俊等人之托,着手翻译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8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在上海出版,有如一道霹雳,在彼时风雨如晦的中国点燃无数青年人心中的革命之火,也照亮中国共产党的前行之路。
《共产党宣言》出版几乎同时,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俞秀松成为共产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批领路人之一。早在此前的上海外国语学社,兼任秘书的俞秀松就时常指导学员们学习《共产党宣言》。如今,他手握《共产党宣言》,目光如炬的模样,以纪念铜像的形态定格在了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
有传播者自有守护者。如今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存的一本《共产党宣言》,正是源自共产党员张人亚与父亲张爵谦数十年的生死接力守护,与一批中国共产党文献资料“藏身”衣冠冢之中,得以躲过白色恐怖与日军侵略重见天日,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之一。
▲2018年在中共一大会址举行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重点图捐赠活动。叶辰亮摄
围绕一部《共产党宣言》牵出的动人故事,正是这座光荣之城信仰如火、初心如磐的生动写照。如今,不但被记录在书页、塑立于街区、留存于档案,更于百年后化作一段段鲜活的讲述在城市各个角落时时流传。
位于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有这样一群复旦大学青年党员师生,为追随老校长陈望道的脚步而聚集,更为践行党员初心使命而坚守。巧合的是,30人的队伍平均年龄29岁——正是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望道的年纪。年轻人为服务队取名为“星火”——是纪念百年前的星火燎原,更是新时代传播真理的自勉。两年来,他们所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服务社会各界参观者5万人次,人均每年讲解700多场。
这群百年后的“同龄人”,不但变换讲解方式,让不同年龄的观者从陈望道那段蘸墨为糖的故事中,品出“真理的甘甜”;也将坚定信仰化作实践动力,结合新技术、新手段参与研究整理和发掘上海的红色资源。团队先后开发的42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微课程,吸引党团支部、师生、社区和各界群众听众逾1.7万人次。
他们的举动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受此鼓舞,更多的青年力量加入其中。7月17日,上海市学生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和上海学校红色文化传播育人联盟成立,将推动全市学校、地区与各红色场馆结对共建,通过担任志愿讲解员、角色演绎体验、情境党课教学等形式,在基层、在青年群体中提升红色文化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而另一边,龙华烈士陵园的青年团队,也更新着展览展陈方式,利用线上平台多渠道拓宽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半径。改编自革命烈士罗亦农生平事迹的话剧《那年桃花》让观众以沉浸式戏剧的方式,融入龙华烈士的动人故事,感受心灵震撼。而不到三分钟一集的《龙华的去年今日》也在7月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同步上线。独具匠心的特效场景与镜头语言让红色纪录片在品质上更上一个台阶。
传播培育
品牌意识契合时代审美,共建红色文化产品矩阵
2018年,一段以说唱开头的党课火遍全网。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给90后讲讲马克思》音频党课推出,两年多时间节目总收听量逾3亿人次,在上海乃至全国年轻听众中间形成“追剧”效应。次年,又一股红色热潮在上海舞台刮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的问世,刷新了红色题材作品在人们心中的既有印象,不仅获得观众业界一致点赞,更在几轮全国演出中“越演越热”,成为上海的红色演出品牌。究其成功秘诀,树立品牌意识、紧贴时代审美成为共通之处:《永不消逝的电波》用紧凑紧张的电影感,突破现代舞以肢体叙事的难题;《战上海》则在展示高超杂技技巧同时,集纳魔术、滑稽元素情节,展现壮烈战争场面同时,也能给予观众张弛有度的欣赏弹性。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叶辰亮摄
上海的红色文化更将触角延伸至蓬勃发展的文创领域。在近两年全国性的各大展会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红色文创产品总有极高的问询度——清新手绘风的笔记本成为亲近受众的突破口,赋予“树德里”“初心红”笔记本“网红体质”。让工作人员最有成就感的,与其说是知名度与关注度,不如说是在对接市场的过程中,让红色文创更加融入日常生活、贴近人心的积极探索。去年,上海更开启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集纳社会力量,在全国率先走出“红色文创”品牌之路。
如果说上述案例还集中在专业机构与院团之中,那么沉至社区基层、覆盖广大市民的主题活动、大赛,更是让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之家,于“日常经常平常”中感受润物无声的熏陶。从“党的诞生地·上海”市民微电影节,到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覆盖全年龄层。更进一步,各区基层结合“四史”学习,推动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积累的成果化作“读史明理”的鲜活素材。如青浦区结合基层文化生活需求,推出一批沪剧、小品、脱口秀和红色情景党课,金山区则基于“村村有村志”的特点,将村史纳入宣讲内容,将爱国爱乡情怀融为一体。
红色文化在上海的热度,更吸引一批企业、平台参与进来,共同打造上海的红色文化产品矩阵。在《上海市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引领下,一条条红色旅游线路将散落上海各区的红色地标、纪念馆等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而B站等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平台更积极策划播映《领风者》《追梦者》等红色主题动漫。
三年的努力还只是一个开始,上海这座见证建党百年风云历史的城市,未来还将通过深化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打响上海的红色文化品牌,延续属于城市和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黄启哲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