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歇业170天后,有一部院线新片今日官宣——柏林、东京、香港国际电影节三获奖项的影片《第一次的离别》正式定档于影院复业首日全国公映。这是今年春节后第一部正式宣布明确档期的影片,将与电影院一同回到影迷的生活中。
该片出品方之一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吴飞跃称:“没有人能想到,我们第一次与大银幕上光影的离别、与电影院的离别,竟然会如此之久。‘久别盼重逢’是当下所有人共同的心情,因此我们奉上历经三年精心打磨的这部心血之作,以此表达对电影院的想念与支持,也为观众带来一场纯真美好的光影治愈之旅。期盼尽快与观众在影院重逢。”
伴随此次官宣,《第一次的离别》发布了全新的“久别盼重逢”版定档海报。
大美新疆,胡杨林的故乡沙雅,田野里一个可爱的女孩手捧棉花。爸爸写给妈妈的情歌“我那百灵鸟一样的爱人,八个天堂也比不了你的美”,令她露出陶醉的神情。仔细观察,片名中的离别二字,是“牵着手”的,微妙地表达着“久别盼重逢”的意味。
在近年中国电影作品谱系里,《第一次的离别》是稀罕的——它是新疆少数民族题材儿童电影。
影片对准了中国南疆,拥有世界上最大胡杨林的地方,几个孩子生活在此。小男孩艾萨是家里第二个孩子,除了上学,还要帮着照顾生病的母亲。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医生,治愈妈妈,但越长大越烦恼。小女孩凯丽是艾萨的玩伴,她是个乐天派,家里的棉花田是女孩欢愉的小天地。凯丽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秘密,她害怕告别小伙伴,害怕告别她的小羊羔。导演借孩子的眼睛,重审了“离别”带来的无名忧伤。
无论是镜头聚焦的地方,还是完全儿童视角的讲述,《第一次的离别》都是近年电影创作中的少数派。因而当大银幕上的胡杨树缓缓落叶,在荒漠里与落日余晖构成了一幅金色夕照图,稀罕的电影之美,已满足了“好看”的第一重需求。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曾说,影片珍贵之处绝不止于画面,更在于朴实无华又诗意无限。它既是儿童的,充满了童真童趣,也可以让成人获得额外的感动和启示。“但同时,它又极简。影片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复杂的社会性话题,仅从孩子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出发,把一些让成年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换个角度呈现在银幕上。”
该片能一路收获海内外诸多电影节青睐,真谛就是它开启了新的创作观察角度,为习见之事赋予了新的意义。
许多观众被影片中孩子们之间的童真故事深深打动,称其为“中国版《小鞋子》”。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现场
因为疫情的缘故,今年无疑是多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对片方而言,在影院复业情况完全未知的前提下宣布定档复业首日公映,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与魄力。
影片《第一次的离别》由汪涵担任总策划,王丽娜执导,诗人、导演秦晓宇监制,由大象伙伴影业、芒果TV、腾讯影业、幸福蓝海、峨影集团、海角影业、上海桥溪、北京巨东等联合出品。
作为电影《第一次的离别》的出品方与宣发方,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吴飞跃称:“虽然目前影院的复业日期仍待定,但在防疫的大局下,也因市场恢复需要过程,可以预想得到,复业后的影院依然会面临种种困难,亟需新片和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一同入场支持。因此我们决定把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心血之作《第一次的离别》,第一时间拿出来公映,以表达对影院的拳拳力挺之心、提振信心之意,也希望重新唤起观众对电影的热情。我们相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力挺影院,就是保护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也是在支持中国电影的未来。”
而对于共同历经这场百年不遇的疫情、积郁太多离愁别绪无计消除的观众来说,不管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灵深处,或许也正需要这样一场纯真美好的光影治愈观影。《第一次的离别》作为半年来首部定档的影片,很可能会带给观众一次温暖而难忘的观影仪式,用童心治愈世界。
疫情期间,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猫眼曾发布过一份《疫情影响下的电影行业发展对策研究——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数据很直观:3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期待”,3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期待”。
此次,大象伙伴影业别出心裁发起了“久别盼重逢”邀约观影行动,号召久别影院的观众向此前最后一次陪伴观影的朋友发出邀请,或是向影院复业后最想同行观影的那个人发出邀请,约定好在影院复业的那一天,共赴影院欣赏《第一次的离别》,用一场极具仪式感的重逢和这样一部温暖治愈的影片,为此次漫长的“离别”画上句号。
关于此次定档片方有句浪漫的宣传语——愿每一次离别,都有重逢的一刻。
综合自大象点映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