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柔石的“手作”遗物,包括了他亲手制作的笔筒、印章以及手绘的植物学笔记。
眼下,沪上不少党员群众把红色场馆当作重要学习站点,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经过一年多的修缮改建,左联会址纪念馆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全面开馆。重新开放后有何亮点?记者昨天提前到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进行了实地探访。
修旧如旧恢复建筑原貌,进门即是亮点
这是一幢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此次修缮改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原有风貌,搬迁了内部部分办公区域,对纪念馆入口作了调整。走进大门,即是一处“打卡”之地——绿意盎然的院子中,“左联五烈士”群像格外显眼,红色文化气息迎面扑来。进入建筑内,第一站是左联成立大会旧址。这是一间教室模样的房间,十分简单,一张讲台,一块黑板,下面摆放着几个长条凳,天花板和地面按照最初的模样原样保留。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在此召开。这个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有组织、有系统、有影响的文化团体,积淀着最早一批革命文化先驱的创作历程和大量的先进文艺作品。鲁迅、郭沫若、瞿秋白、丁玲、田汉等一大批文化先驱在此倡导先进文化、开展文艺创作、宣传马克思文艺理论,极大地启发推动了红色文艺的发展。整场展览也从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方开始。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在此召开。 (均左联会址纪念馆供图)
展陈面积扩展两倍,新增多件重磅展品
左联会址纪念馆馆长何瑛告诉记者,修缮改建后,该馆展陈面积大幅增加,由原本的120平方米,扩展到350平方米。馆内陈列的300多张图片、400多册旧版书刊杂志、100多件(套)左联盟员使用过的实物和10个多媒体装置,不仅再现了左联的活动历史,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剧联、美联、社联及电影小组的活动,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左翼文化运动史。
一系列重量级展品尤为引人关注。比如,柔石的“手作”遗物,包括了他亲手制作的笔筒、印章以及手绘的植物学笔记。冯铿牺牲时穿的背心,上面还带着弹孔。
几经曲折获得的左联盟员楼适夷的亲笔信是本次展陈的“重磅新品”。这是去年纪念馆在征集展陈资料时,获取的左联盟员信札中的一封信件,该套信件主要包含了数十位左联盟员致左联研究学者姚辛的书信。目前纪念馆正在整理研究信中的内容,今后将会有更多信件向公众展示。
在此次新展中,还有几件“会说话”的文物。“这是茅盾的书桌,他曾在这张书桌上为《文汇报》《华商报》《大公报》等撰稿……”点击二楼的触屏,展厅中的文物便开始“自报家门”。它们中有茅盾夫妇在大陆新村居住时用过的书桌,瞿秋白在谢旦如家避难时用过的酒精炉,丁玲晚年住在北京用过的沙发、竹椅和茶几,夏衍晚年用过的衣橱和衣帽架……每件家具都承载了一段历史。
文物“会说话”,现代技术拓展展陈形式
原本是办公区域的三楼,现在成了“纪念馆最美的地方”。《呐喊》《子夜》《毁灭》《萧伯纳在上海》……269本左翼相关书籍陈列于三楼展厅两侧墙上,形成一面“书墙”。这里主要展示了左翼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戏剧、报告文学、翻译等。展厅另一侧以左联电影海报、版画等为装饰。展厅中央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风云儿女》《春蚕》《大路》《桃李劫》《渔光曲》等左翼电影画面。据介绍,该层展厅是一个多功能空间,可用于交流研讨、讲座沙龙、阅读小憩等。
尾厅有一面“星光背景墙”,墙上有着数十位左联盟员金色签名。签名墙下有一长条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200余位左联盟员的头像,点击进去就能显示该盟员详细介绍,可供三位观众同时操作。签名墙旁陈列着茅盾、夏衍、夏征农、许幸之、王尧山等的珍贵墨宝,观众可以一睹左联盟员的书法。
记者获悉,本次策展大纲原始版本有四五万字,限于展馆条件,最后几易其稿,只留下一万字左右。因此,许多展板上、展品旁张贴了二维码,对展陈内容进一步延伸及拓展,观众扫码可获知更多左联历史。此外,纪念馆还制作了“虚拟展馆”“语音导览”等,关注公众号即可体验。
作者:文汇报记者 李婷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