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突发疫情,今年1月,著名作家何建明意外地滞留上海,“让我有足够的机会去每天细细地感受和观察这个城市在大疫之中的每一份表情。”他以20万字文集《上海表情》记录下这些表情,记录下他疫情期间生活在沪的日常点滴,首发于刚刚出炉的《中国作家》杂志2020年第五期纪实版,即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在序言中何建明这样写道:
从苏州老家那边进入上海市区,路经同仁医院,后到达浦东我经常入住的酒店,开始了我在上海的极不寻常的战“疫”全过程。这个过程从时间上算起,它应是:2020年1月19日,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0”记录,到2020年3月3日,上海市宣布这一天本地确诊感染者为“0”,到我这本书截稿为止,这个记录一直挺立在那里。
从“0”到“0”的“上海方案”,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现代城市史中的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诗篇,看看重新恢复生机与繁荣的上海欢快美丽的景象,我自然愿意把战“疫”中的“上海表情”,以一个“疫中人”“城中人”的视角,来向读者呈现……
业内评价,《上海表情》也是抗疫过程里中国表情的聚焦,它对世人重新认识上海和中国具有特别意义。本报今日摘录刊发其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编者
战“疫”大幕提前拉开
1月21日的上海——也就是我回到上海的前一天,这一天市民们似乎没有发现特别之处,除了大家拼命前往药店和其他商店抢购口罩、食品等外,“重大新闻”没有太多。但是市政府机关和市委大楼里,以及市下属单位的领导们早已忙坏了,甚至有同志告诉我,他们忙得连中午饭都是跑步去抢了几口便重新回到了岗位。
“为什么呀?”我问。
“我们知道大疫马上就要来临,这可是暴风骤雨般地向我们大上海袭来呀!再有两天就是春节了!这几天要路过我们上海和准备到上海的人知道有多少吗?”他说。
“多少?”我真不知。
“千万!每天要接近千万人次啊!”
天!每天上千万人在上海拥来拥去……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不可思议!但今天的大上海就是如此。它连通四面八方,光自驾到上海旅游的每天也有好几十万人!
“对这些人都得防控呀!一个患者防不住,可能就会传染给百个;百个再传染千个、万个……整个上海是啥样晓得?”
晓得个!我心想。
面对如此大的“春流”和有着2400多万自身人口的大上海到底如何防控这场疫情,估计西方世界听了又会惊叹不已,其实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十分想知道大上海是怎么做的。
上海到底在这个时间里怎么做,我看了报纸和电视新闻,才知道原来上海是如此这般呵!
第一篇介绍的是杨浦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如何为居民做公共卫生服务的经验。在此时推出这样的社区经验,无疑是上海领导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极其高明之举——及时把好的防疫经验与做法告知其他单位和社区,意义深刻而又现实呵——
必须把这杨浦社区的经验展示给公众看一看:
杨浦是人口大区,亦是教育大区,多所高校林立于此,借力高校医科强大实力,强化校院合作,建立区内南北医联体,成为医改的一招妙棋。杨浦区政府与复旦、交大、同济、海军军医大学、健康医学院等五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一系列高校牵头、专科先行的医联体。据了解,除“杨浦—新华”“杨浦—肺科”“上海市北部儿科医联体”“杨浦—长海脑卒中联盟”四大成熟市级医院医联体,区属专科医联体也已成形——以杨浦区中心医院为核心的“1+8+X”区属南部医联体、以市东医院为核心的“1+4+X”北部医联体、以“康复中医和精神卫生”为特色的3个区属专科医联体。
翻开杨浦区地图可见,方圆60多平方公里覆盖多个医联体,高水准高校附属医院带动区域实力整体提升,触角则深入区内每个角落,确保所有居民纳入15分钟家庭医生服务圈,享受“1+1+1”分级诊疗。家住新江湾城的宣老伯深有感触。老伯患有脑梗塞后遗症,老伴更是多年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家庭医生为老两口建立档案后,定期随访,医联体内的杨浦区中心医院中原分院,专科医师与家庭医生还形成“全专结合”模式共同为老人制订健康管理方案,以备不时之需。而今,宣老伯逢人点赞,“我看病不出远门,服务便捷了,医生技术也有保障!”
……
上海就是“硬气”,硬在平时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上。
战时的上海又如何做?
到了23日,我才知道22日的上海市政府、市委大楼及各所属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忙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们在为第二天即23日全面开启的防控措施作准备和布置——这绝对是一场“战役级”的战斗:
看23日的省际交界处如何防控:G15朱桥站11条车道已经全部开放,距道口500米左右的朱桥服务区增设2个检查点。
明白了。朱桥是上海连接江苏方向来的公路最忙的收费站。这个关口是一个防控要害部位。11条车道全部开放,在距道口1里路外的地方进行温度检测。在23日时上海能这么防控,着实走在了全国前列——上海人不是“怕死”,上海人实在是做事迅速、谨慎、细致和科学、果断。
现场工作人员给我们直接进行了介绍:为保证每人必检,每条车道一次会放多辆车进入检查区,每车对应两名志愿者。除了测体温、检查是否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外,还会要求车主打开后备厢看看。几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不时爬上货车货架查看。全部检查完成后才可以放行。
看看,仔细!上海人可以这样骄傲地告诉全国人民。
朱桥检查站原本只有10余位民警,面对疫情防控任务,市公安局紧急增援了警力,嘉定区也发动志愿者上岗帮忙。“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提前在‘健康云’上申报好,这样过关速度会快很多。”志愿者袁女士说。为加快通行速度,有关部门在道口临时画了许多停车位,供需要线下填报材料的车主停车。
真是想得太周到。你想到的上海有关管理部门、执行部门都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他们也都给想到了。这就是仔细、严谨。
再看看铁路(主要是高铁):所有旅客出站都有检查“过两关”!
相关负责人说,当日上海铁路运营高达数百列次。但车站工作人员要对虹桥站进行全方位喷雾消毒,消毒保洁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即时的消毒保洁外,还要配合各列进入车站的列车进行喷洒消毒水。这个工作量巨大。“再大也必须做!”车站负责人说。
目前,所有铁路入沪旅客都需接受两关检查:第一关是在出站前接受红外测温,一旦发现体温偏高者,将由医护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反复测量仍显示体温偏高,该旅客就会被救护车送至有发热门诊的医院检查。第二关是在出站后出示手机短信,证明自己填报了健康信息。湖北出发或者途经湖北的旅客,需要统一到留验点登记,并居家隔离14日,工作人员会通知所属社区落实相关工作措施。没有提前填报信息的旅客,志愿者会引导他们到现场填报点登记信息。
再看机场:
上海的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日流量平时在10万人次左右。如何防控“天”上下来的旅客疫情传播,也是个重点。事实上旅客会发现,这两个机场应该是防控最“保险”的,因两个机场已经在前些日子设立了对进出港旅客测温的46个装置,可谓无一人能够轻易越过这种严密的监控。
另外,我们在现场获悉,目前两个机场对旅客使用较频繁的航站楼洗手间、母婴室、电梯、自动扶梯等设施,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区域,已做到每小时消毒1次;对人工、自助值机柜台、现场问讯柜台、旅客座位等设施,每天至少3次消毒保洁,并根据客流量动态提高至每隔2小时消毒一次;对旅客必经的登机廊桥,做到保障一架次航班,立即消一次毒。
上海两大机场也是我南下北上的主要出入地点,22日当夜,我从有关人士那里获悉,两大机场都有防控指挥部,共有400多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在现场执行防控任务。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这位朋友说。
申城战“疫”现场
好吧,我们再把时间拉回到1月23日晚我因为几声咳嗽被上海姑娘“温柔一刀”回酒店的时间段吧——
这个时间我看到了什么?一在看武汉的疫情发展和由此爆发的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二在注意我处的上海,上海好了,我也就好了,我们大家也都会好多了!
我注意到我所住的这家涉外的酒店里,那个高高个头的洋经理见我依然点点头,挺着直直的身板照常做他的事——每隔一段时间在酒店上上下下检查一遍。也注意到整个酒店里已经比平时少了大半人,清静了许多。好像不回家待在这里的人有些孤独,或者有些不太正常,因为是上海籍的,肯定回家过年去了,干吗住酒店?若是外地的,也到了放假时间,至少在回程的路上。我心头有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不过很快消失,因为这一生的职业习惯,总在外面跑。每每“春节”“十一”“五一”等节假期间,是我写作的“兴奋期”。
2020年春节的这段时间,我意外地停留在上海,让我有机会“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对我祖先曾经洒下汗水与梦想的大地有了一次比较感性的体验,并随之一起滋润了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岁月——
其实,我从本地新闻和朋友处了解到:1月23日的上海,各个医院已经开始严阵以待。比如在著名的瑞金医院急诊大厅内,患者人数并不算多。进门右手边,新设一个前置预检台,站在那里的导医犹如一名时刻警惕又很友善的“边防警察”拦下每一个进门的人:“从哪里来?有武汉接触史、旅行史吗?发热吗?”
进门第一道关卡已经加装了移动空气灭菌站。“比起以往的空气净化器,它具有消毒功能,可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院方介绍说。
“我们原在急诊预检台工作。”导医小姐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为避免可能的潜在患者走到急诊大厅,引导他们去往发热门急诊,医院在一进门处就设置了第一道关卡。
再往里走,可以一眼看到这样的装备:口罩、隔离服、护目镜……在急诊的一间诊室内,院方负责人介绍,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以来,在像瑞金这样的大型三甲医疗机构中,医院感染管理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发热门诊安装了进门诊大楼的监测体温设备。这里是关键地段,它将影响到能否切断传染源与非患者之间的流通。从急诊到发热门急诊,约有两分钟步行路程。在新门诊大楼隔壁的平房外墙上,“发热门急诊”的招牌赫然高挂在那儿。
患者可以往里走,但一般人立即会被制止:“门之内就是污染区了,请你与它保持距离,以免传染。”把守在此的医务人员“铁板一块”,就是本院工作人员也不能随便通行。正在工作的医务人员一律穿戴一体式隔离服。
这是真真实实的临战状态!上海医院“硬核”!
隔着玻璃门,可以看得见“发热患者治疗间”如同一个完备的“小型医院”:预检台、候诊区、收费处、诊间、检验科、放射科……在瑞金医院,就在此刻已经能够做到:为避免传染病毒,每一个发热患者的一切就诊和治疗均安排在这样的空间内完成。
“23日起,我们上海重点接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都要求这样做。这是阻击疫情、坚守高地的主战场,绝不能有半点马虎。”上海卫健委负责人后来这样告诉我。
“当时你们心里害怕吗?面对患者……”我问一位重症病房的年轻女医生。
她笑了一下,又绷着脸,认真道:“不怕。上了战场,怕也没有用。再说,看到患者的恐惧样子,我们就更不能流露出一点慌乱情绪……”
“第一时间”最重要
其实,仔细研判一下所有传染病传播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最初的判断准确,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而果断,其实并不一定会发展为全民性的灾难。疫情的导火线点燃之初,立即把它掐灭,第一时间掐灭,这瘟疫它就不是瘟疫了,它可能只是一次发病而已,最多危害的是几个人、几十个人而已。反之则不然。
上海之所以在此次疫情中很“牛”,我体会和观察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第一时间果断而又毫不含糊地按照自己的目标,牢牢地将疫情的“小火苗”控制与扼制在最小的可控范围内,并且始终如此,直到战“疫”全胜……
我仔细观察过:从1月23日开始,到24日,再到大年初一的25日,上海街头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公共汽车还照常开着,但许多车都是空车。黄浦江边滨江大道,原来就像运动场上的跑道,每天每时都能看到来来去去的跑步者和游人,现在已经很少了。从浦东的高楼往浦西的外滩方向看去,原本每天人山人海的沿江平台上,似乎也只有三三两两的不知从哪儿来的行人,而且一半是警察、保安之类的人员。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看上海的疫情前期那些普通人没有看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
——1月3日,张永振团队收到一份由武汉市疾控中心寄来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标本,其患者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P3实验室立即启用……几小时后,经过实验分析后得出,该病毒与SARS病毒同源性高达89.11%,且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冠状病毒。这就意味着“来者不善”!
——1月5日,张永振团队将病毒分析报告上报给上海市卫健委和国家卫健委。“我们上海的专家就在1月5日这一天判断这个疾病会人传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这样说。
——1月6日、7日,上海全市相关医院关于阻击新病毒的医务人员培训开始。
——1月10日、11日,那个被上海人称作“上海小汤山医院”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启动备用,一切设施恢复战时作战所用的所有功能——而我们知道,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月24日才启动建设,可尚没有疫情的上海已经在此时启动了最保险的一个战“疫”堡垒。
是的。那位在1月15日晚上到同仁医院就诊被发现的从武汉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很快在专家确诊后就被隔离治疗。而作为“金方舟”的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的运营机器立即全速开动……
“干什么呢?”外行的我问。
“流调!流调呀!”上海朋友说。
噢,明白了!这两个在我脑海里留存了17年的医学专业名词此刻突然“蹦”了出来:
流调,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是传染病防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前沿性的工作。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好比是疫情防控中的“侦察兵”“尖刀班”,及时、科学、高效、有序的流调,能迅速锁定传染源及密切接触者,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传染概率,让可能的感染者尽快得到排查和及时的救治,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防止更多人被传染的关键措施。医疗是处理存量,疾控是控制增量……这工作太重要了!如果一个患者出现后,不能排除所有的亲密接触者,那么有可能因一条“漏网之鱼”而造成一窝蜂感染的严重后果。
而流调又是最难、最辛苦,最需要细致、科学的精神与态度。
看看上海人怎么干的吧:
1月16日晚,当病人出现后,上海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团队便像消防队接到“火警”一样,立即火速行动——
“喂喂,是市疾控中心吗?我是长宁区疾控中心。我们所辖的同仁医院刚刚收入一名武汉籍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女患者,你们马上过来人吧!”
1月16日傍晚5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来自长宁区疾控中心。
“好的,我们派人过去!”待命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急传科的宫霄欢和肖文佳两位医师立即前往同仁医院发热门诊。
他们一边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一边就组织专业流调人员在医院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宫霄欢医生说,当时大家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并不多,但是我们都比较警觉,而且投入战斗的准备是从12月31日了解到武汉方面有新病毒出现便开始了,所以真正战斗来临时,我们都能迅速出击。而且这位病人及家属也比较配合。在初步了解她的病发过程后,我们流调人员就开始调查病人发病前14天的全部情况,重点问她和她女儿、女婿在发病后所去过的地方、所接触到的人员等,尤其细化到这位病人从武汉怎么到上海来的,就医时坐了什么车,了解到她可能接触的每一个可能会出现的未来病例……
另一位流调医生肖文佳说,当晚印象非常深刻,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是凌晨两点零五分出来的。检测结果显示:弱阳性,而根据新病毒传播的以往经验看,弱阳性很快会转变为较强阳性和强阳性,所以专家们反复斟酌,最终敲定了她是上海首例确诊的“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例。在向国家卫健委报告同时,流调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先隔离患者的女儿及女婿,再对患者居住的小区有关人员进行上门调查,对接收她的同仁医院内部采取措施等等,总共流调出100位“可疑”对象,而第二步的防控战斗又开始了……
城市有爱,生命才会灿烂
平时我们都在说,人活着是因为有爱,有追求,那么大上海让我们平安、健康地活下来了,在大疫情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想到一个最重要的字眼:爱
落笔此处的这一天是2020年3月10日。这一天的上海又见太阳出现……见到太阳,就有温暖。这一天我们在中午时分就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即到武汉的新闻。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的意义很多,肯定有几个重大之点: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武汉疫情及武汉疫情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战“疫”胜利的充分肯定;其二是疫中的武汉人太需要阳光和温暖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和全国人民送去的这份关怀和慰问,肯定让所有武汉和湖北人心暖如春——他们太需要了!从“封城”到这一天已经长达50天,谁受得了呀!它可不是让你待在家里就完事了,那是每天都处在与病毒拉锯的生死线上的“宅”生活呵!
纵观整个大疫,再看上海,以我一个“外人”的目光和内心的全部感受而论,我不得不说大上海此次的的确确比其他大城市更显耀眼的风采,那种大气、精致、细腻、宽宏、无私,还有高智商的品质,你说吧,还有什么好听的!它全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这可不是那种在某些光环照耀下的“假的”,而是我和2400多万市民,甚至周边的1亿多人口的长三角都亲身感受的。尤其是在执行中央决策、从本市实际出发、第一时间果断而全力地采取措施,并始终全神贯注、开足马力,站在保护这个城市和2400多万人民生命角度,以及出手支援武汉、严控复工后的疫情“回流”和境外来的病毒传染新疫情方面,真乃可圈可点,甚至许多方面令我感动不已、感恩不尽。
在2月10日之后的返城与复工潮来临之际,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上海的机场与车站,它的压力巨大,对人口最多、流动性最大的整个长三角地区,为了上海,更为了长三角和全中国,上海人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真拼了,拼得远比“屏牢”时要累得多、苦得多,而且极少有人去关注、关心这份无私的贡献,因为人们的目光仍在武汉和湖北,并且慢慢把心思放在关注国外的疫情形势之上。
从“一级响应”到2月底,上海无论在防控和医治患者方面,皆可用眼下时尚的词“硬核”二字形容。累计342例(截至3月8日)的确诊病例和死亡3例的数字来看,比最早中外某些机构预测的80万传染上病毒的患者人数少了多少?零头之零头数都没到,且这342例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地来沪人员,和近一周从国外疫区“输入”进来的确诊者,也就是说上海本身受病毒传染的也就只有200来位。2400多万人中被感染者仅有200来位,这在如此大疫情之中难道不是奇迹吗?大疫中的上海在乌云密布、黑云阵阵的疫情中,如此“硬核”地保卫了这个美丽而伟大的城市、如此“硬核”地让2400多万包括我在内的这个庚子年春节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平安、健康地没有受伤害地活了下来,难道不值得赞美和感恩她吗?
自然需要。极其需要。永远需要。
平时我们都在说,人活着是因为有爱,有追求,那么大上海让我们平安、健康地活下来了,在大疫情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想到一个最重要的字眼:爱?!
我想会的。至少我会这样想的。
什么叫爱?爱就是一个人内心最幸福温暖的情感,爱就是一个人内心最激动亢奋的情感,爱就是一个人活着的动力和有希望的情感,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最重要的源泉与力量,它闪耀着最绚丽和灿烂的光芒。它能让一个卑贱的人感到前面有金山银山有自己的尊严;它也能让一个高贵的人懂得去回报并在这种回报中获得更崇高与伟大的精神升华。爱让政治家明白想成为合格的执政者就必须真心实意地去抚恤和体贴民众,用勤政、善政和明政、良政去构架国家与政体及制度。
社会和人是离不开爱的。一个城市更得有爱。有爱的城市,才可能保持永恒的光艳;有爱的城市,才可能充满活力与生机;有爱的城市,才可能不断创造更强大的防御和抵御各种风险与危机的能力;有爱的城市才可能让我们每一个生命绽放得更加灿烂。
作者:何建明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配图均由叶辰亮摄于《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
本文首发于《中国作家》杂志2020年第五期纪实版,因篇幅原因,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