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日本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物资上的古诗词“火”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诗句。很快,有当事人在采访中澄清,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这些诗句是由当地华人选择附上的。
如今看来,不管摘句出自何人之手,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千年的亚洲,或许都能在第一时间,心中一动,感受到文字之美,感受到抚慰人心的力量。
其实,何须与其它祈愿祝福的话语一较短长。回溯诗歌的传统,诗言志,歌永言。
高考作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在同一张试卷的填空题里,一定少不了对于古诗词的默写。
诗歌的创作或许离我们很远,但是诗歌的浸润却贯穿一生。
也正因如此。早前的《中国诗词大会》才能成为现象级的综艺,才会有武亦姝接出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惊艳一时。
诗歌的美,不止于词藻,不拘于格律,更在于传递出的意蕴、气质与品格。
正在播出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三期,就聚焦边远山区的留守青少年,记录他们经历人生第一堂诗歌课的种种。
课上,他们回到长养的山野,坐在半坡上,把叶子卷成筒,透过这方小小的圆镜仰望天空,对焦草木。牛群在不远处吃草,少女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早熟的男孩女孩,努力拼凑着书本里看到的美好词藻,在风物的描摹中藏下自己的敏感与忧愁。可是那个班级里个头最小的男孩,沉默不语。
回到家,依旧是放牛、做农活或者发呆,可好像也有一些句子在他心底慢慢发芽——
闭上眼睛,我看到了绿色的风
它抚绿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亲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但 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告诉你
……
种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静发芽。
老枯树,在夜里,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
没有华丽的词藻与精致的结构,有的是笨拙的押韵与用字,可字里行间清新与纯真扑面而来。
这,也是诗意。
这,就是诗意。
为他们开设诗歌课的蟒水中学校长很明白,一堂诗歌课,不直接为高考升学加分。甚至,学生中只有一半人,有机会考入高中,走出大山。
可某种程度上,诗歌,更像是上给另一半未来留守者的。
因为,学诗歌的孩子 不会去砸玻璃。
于是畅想十年后成为人父的少年,在篝火之夜,用诗句写下承诺——希望成为子女的大海。在他们人生的航行路上,在风平浪静之中刮起一阵台风,让他们懂得人生不是一帆风顺。
面对自己的留守,贫困的现状,未知的命运,慢慢放下茫然与叛逆,用发现美的眼睛,精神世界的富足,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窘与艰难。对于他们而言,诗歌不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而是一双拥抱自己与周遭世界的无形的手。哪怕,是为一些焦躁不安、纠结难受的情绪,自此多一个排遣的出口。
一次远程的视频通话,女孩把自己人生中第一首诗,分享给了外地打工的母亲。还没学会“朗诵”的她,虽然念得平淡,可最后的一句“母亲去广东的时候,我把我的鞋放在了母亲鞋的旁边,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让对面的母亲泪如雨下。从此,不知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女儿,与母亲约定,每次通话都为她读一首诗。
因为诗歌,那些羞于说出口、不敢说出口的想念,在这一刻温暖了母女。
诗意,无关受教育背景,无关文笔的优劣,它其实一直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
为这期纪录片录制解说的演员王耀庆,分享了一则关于“打针”的成长故事。看起来与诗歌无关,细细想来,却与诗歌艺术对于心灵的影响异曲同工。
面对“打针焦虑”,爷爷与他约定,只要在打针的时候不哭,就奖励五块钱。轮到小王耀庆的时候,他在一片孩子的哀嚎中放声大笑,这一刻整个诊室都安静了。
你看,纪录片结尾,学写诗的那些孩子,笑得多灿烂。
正如节目所说:确实,诗歌,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它有可能,改变一个人。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