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之前的采访中已经解释了“临床诊断病例”,今早,这段视频消除很多人的疑虑,央视截屏
今天早上,“湖北确诊病例一夜破万”刷屏朋友圈,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的消息一经发布,不少人追问“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与确诊病例有何区别?”
就在许多人忧心忡忡之际,包括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在内的许多学者就出现在媒体中,做出解释说明。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的科普说的是大白话:“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他解释,“迟迟不呈现阳性”的病人确实存在,把他们纳入新增病例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入院治疗,对社会和病患本人都有好处。几乎同时,国家卫健委的回应来了:增加“临床诊断”为的是便于患者能够早诊早治,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也有关于“临床诊断病例”的解释
粗粗算来,从“湖北确诊病例数一夜破万”引发关注,到“临床诊断病例”科普内容覆盖名词解释、诊断分类调整的依据和目的,前前后后不到一个小时,相关机构和学者通过媒体的解释不仅细致而且精准回应了公众的疑问,第一时间释放了可能产生的焦虑和疑惑。
围绕疫情,近段时间和“临床诊断病例”类似的“专业术语”不少。这其中也有不少词汇就因为缺乏快速及时权威的说明,在网络化的社交传播过程中被误读。比如乍一看不明觉厉的“气溶胶传播”,就被想象成“打个喷嚏病毒可以飞出几百米”“一开窗,病毒就飘进家里”;还有一些词汇因为错误解释更搞得老百姓左右为难,比如“粪口传播”一词不仅引发“上公共厕所存在感染风险”的焦虑,还因为被拿来和非典时期的传播案例类比,让许多人误以为宅在家里也不安全,恨不得把厕所的下水道统统堵上。尽管相关机构和学者之后也做出了解释说明,但是后期“补位”并不能完全消除已经带来的影响,甚至造成对信息发布和解释的“权威性”的折损。
“粪口传播”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让很多人宅在家里的人不淡定了,百度百科图片
要求普通人第一时间弄明白医学术语并不现实,要求每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不焦虑不紧张也不切实际。尤其是在逐步复工复产的当下,走出家门的人们对病毒的传播途径、潜伏期周期,以及自己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防护和应对措施更为敏感。每一条关于疫情的信息,每一句关于流行趋势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热点变成热搜,也都有可能因为误解误读和过度想象,成为“谣言”并引发不必要的焦虑甚至恐慌。
“敲黑板”,学者的解释说明来的很及时,看看发布时间,两小时内告诉你关于“临床诊断病例”的“应知应会”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评价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进行公布,堵塞了一个传播的漏洞。同样的道理,对发布的信息第一时间做出权威精确的解释,对新名词新概念做出老百姓能理解、读得懂的说明,也可以堵上了“情绪疫情”的传播漏洞。不难想象,对“湖北确诊病例数一夜破万”的解释如果晚来几个小时,或者遮遮掩掩含糊其辞,就很可能让焦虑情绪“带节奏”。
“流言止于智者”,当解释说明不再缺位,流言自然也无法越位。而当更多人对疫情防控的举措和信息公开有了更精确更信赖的体验和感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或许已经出现。
作者:王磊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