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馄饨诞生了多少年?2月又为何只有28天?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背后,从西安到罗马,两座城市、两种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日前,百集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第一季正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科教频道、爱奇艺、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平台播出。
该片把宏大历史拆解成深入浅出、见微知著的片段,每集五六分钟,每十集构成一个系列。自1月28日开播,每天五集,宅十天就能看完第一季,从文明密码、社会生活、千年艺苑、丝路商贸、军事探寻等方面,领略丝路文明。
《从长安到罗马》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总台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社教节目中心与西安广播电视台、爱奇艺等联合出品。该片以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中国价值的全球视野为创作理念。总监制唐世鼎介绍,全片拍摄制作历时两年多,由中意两国导演联手打造,采用专家学者体验式拍摄,穿越古今丝路实地探寻,跨越时空展现东西文明交融。
该纪录片首次采用“双城记”平行视角,中意两国知名专家学者带着对经贸、文化、社会、音乐、美术、建筑、城市等思考,走进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深入西安和罗马两个城市,带领观众一同感受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带给心灵和思想的强烈冲击,诠释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从已播的几集来看,透过“双城记”的平行视角,观众能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明差异中的共性。例如在《君子与英雄》一集中,纪录片提到,中华民族自古推崇君子,西方崇尚英雄主义,但无论君子抑或英雄,其实都有着文韬武略的要求,在外别内同之中,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志向与担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观点不言而喻。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呈现大历史情怀的纪录片,切入点却都是生活的细微之处。
比如今天百姓餐桌上再熟悉不过的馄饨,其实是从唐朝穿越而来的美味;又比如今天全世界通用的罗马历中之所以2月只有28天,与古罗马两代君王的决策有关。一切正如学者蒙曼的表述:“那些无形的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
而参与到第一季拍摄的学者,既有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圈粉无数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也有历史文化学者李山、于赓哲、于钟华等,他们分别从文明的基因、东西方军事、生活、艺术等专业领域为观众做“导赏”;同时,本片更有全程考察“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专家何茂春、清华美院副院长杨冬江、音乐作家田艺苗的倾情加入,以全新视角解析丝路商贸、时尚设计与音乐文化。
在如今的多屏时代,《从长安到罗马》突出融媒体传播,以4K超高清影像品质呈现,这种轻体量、高浓度、短视频的微纪录片,以小见大、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轻巧的时长尤其适应跨电视端与移动端、网络端等多渠道、多平台传播。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20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从长安到罗马》是中意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个影视合作成果。该片将译制意大利语、英语等10多种语言,在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成员国与全球多媒体平台播出,将为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务实合作、民心相通提供新的动力,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新的篇章。
年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将陆续推出《从长安到罗马》第二季50集与长纪录片版、欧洲版等不同版本。同时,该片的音频产品、系列图书、IP衍生品等也即将面世。
作者:王彦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