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亚细亚里15号三楼,搬进一对向往新生活的年轻夫妇,他们怀着志向高远的家国情怀:推翻腐朽政府,建立新中国。
学艺
1937年10月10日,李白以学生的身份来到上海,住贝勒路(现黄陂南路)148号,此处是国民党元老单为民家,其儿子是李克农的同学,也是同乡。第二年初春,李白在此处三楼设立了第一个秘密电台。
1938年,蒲石路蒲石村(现长乐路339弄)18号底楼来了一对新婚夫妻,男的长衫,高个,儒雅,带一副金边眼镜,女的娇小白皙,细眉细眼,一袭碎花旗袍。
此时,李白和裘慧英(纱厂女工,1936年入党)以假夫妻做掩护,在蒲石路设立的又一个秘密电台非常繁忙。一日凌晨,按约定时间给延安发报时,按键出现一片忙音,这也是李白最担心的,他马上意识到这台东拼西凑的发报机出了毛病。第二天一早,裘慧英就挎着菜篮出门了,通知“蒋师傅”(原名涂作潮,1925年入党,1927年,曾去苏联学习,电台机务专家)来修电台。很快,一个身着工装,背着工具包的人上门了。晚上,李白回来,裘慧英向李白汇报了一个情况,据“蒋师傅”说,他进门的时候,遇到一个多疑的胖女人,“蒋师傅”走后,胖女人敲门,询问刚刚来过的陌生人是谁?裘慧英机智应对,说是电灯不亮了,请了一个修灯师傅。李白听罢,一脸警觉地说,今天被你应付过去了,可下次呢?这件事情,叫李白意识到,在白区工作,自己必须要独当一面,尽量避免节外生枝。于是,他找组织做了汇报,建议安排他学习电台机务维修。
1940年秋,一个叫“福声无线电公司”在威海路338号开张(现在上海电视台所在地),老板就是曾经上门修电台的“蒋师傅”,李白摇身一变,成了账房先生。这时,李白和裘慧英在工作中缜密配合,生活中互相关爱,风雨同舟,逐渐产生了爱情,经党组织批准,他们正式成为夫妻。李白夫妇住338号的三层阁楼,“蒋师傅”住二楼,一楼是店铺。李白夜里发报,白天跟“蒋师傅”学电台机务,名师出高徒,仅仅用了五个月,李白就成了一名技术精湛的技师,业务又上了一个台阶,工作也更专业更隐秘了。
新中国成立后,涂作潮留在上海工作,裘慧英得空会去看望他,据涂作潮的儿子涂胜华回忆,裘慧英每次进门还是称呼父亲“蒋师傅”。
李白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由于家境贫寒,很小就到张坊的“乾源裕”打工,13岁就成为一个小染匠了;当儿童团团长时,苦练吹号,很快就学会了军号的各种吹法;参加红军后,在无线电训练班不仅学技术还学习英语(要求学员掌握2000个单词);红军长征中,担任红五军团电台政委的李白,马给伤员骑,枪为战士背,到达茅台镇,参与打飞机,以及打野兽补充伙食,被战友誉为神枪手。李白的这些事迹,在老红军黄良成的《忆长征》(1959年9月出版)以及周兆良所写的《李白烈士的故事》(1997年8月出版)里都有详尽记载。
思念
1946年夏季前后,思南路一幢西班牙式的三层花园洋楼突然热闹起来,白天车来人往,夜里灯火辉煌。知情人都知道,它明为周公馆,实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李白在报纸上看到周恩来于7月17日在此召开了百余人的记者招待会。这天,一个30多岁的高个子男人,走在撒满悬铃木绿荫的人行道上,在经过思南路73号的时候,他心潮激荡,浮想联翩,他多想看到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啊!一晃,他离开延安已经9年了,远离“家人”,只有电波传递着他还活着的讯息。往日战友今何在?他是多么想念他们,多想知道他们的近况。但是,他坚守党的纪律,还是没有驻足流连,他知道,这里每个窗口都可能暗藏着一双眼睛。吐字如金的李白,回家后,难耐激动,还是和裘慧英忆起了与周恩来在延安时的往事。那时,李白是电台政委,周恩来经常来电台读报,有时顾不上吃饭,读饿了,就会抬头问李白:有什么吃的吗?1937年,“八一三”后,为建立抗战统一战线,周总理到南京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因为国民党不允许中共中央在南京设立公开电台,李白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负责抄收新华社新闻稿。在白色恐怖中回忆延安,回忆在总理身边工作的一幕幕往事,叫李白如饮甘泉。
李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孤军作战,必须缜密、慎独,除了自己严格恪守党的纪律,他也是这样要求裘慧英的。那时,裘慧英刚被派到他身边工作。党的纪律要求她和过去的关系全部断绝。一天,阁楼上闷热,裘慧英便拿着矮凳坐在弄堂口乘凉,远远看到一个熟人走过来,她认出那人是自己过去的上级张琪,可他们并没打招呼。她急忙回来和李白汇报了,李白严肃地批评了她。从此,无论家里多么闷热,裘慧英都不再出去乘凉。新中国成立后,裘慧英去北京开人民代表大会,再次见到张琪,此时他已经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说起那次相遇,裘慧英风趣地说,你叫我再也不敢出门乘凉了。张琪也笑着说:谁不是呢!那次遇到你之后,我便绕路避开你住的弄堂,其实我当时就住在你前面的弄 堂。
十一年中,李白像思念家人一样思念战友,想念延安的红米饭南瓜汤,但他不曾回去一次,其实他在离开延安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做情报工作走的是一条不归路,同时,这条路也会叫他的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
1948年12月30日,李白在被捕的前一刻,终于用电波表达了他十一年来对“家人”的思念:同志们,再见,我想念你们。
寻找
1949年5月7日,在蓬莱路警察局看守所,裘慧英和孩子跟李白最后一次见面。
李白被狱友扶到一个小天窗旁,看到了妻子抱着儿子站在一户居民的阳台上,此时的李白,极度虚弱,已经被敌人折磨得不成样子。李白对妻子说:以后你不要来了。裘慧英问:为什么?难道……李白说:大局已定,天快亮了,今后我能出去,当然好,万一回不去,也不要把个人安危看得太重。我不论生死,心里都是坦然和欣慰的。这时,儿子哭着要爸爸抱,李白微笑着说:儿子乖,过几天爸爸出来抱你。
裘慧英回家后,李白的话总在耳边萦绕,她放心不下,惦记着丈夫的安危,过了两天,又去探望,还是那扇小窗,却没看到李白的身影,狱友告诉她,李白转到别处了,裘慧英将信将疑,心情愈加沉重。新中国成立后,李白的狱友找到裘慧英,告诉她,李白在最后的日子里,给了狱中同志很多鼓励和信心,把家里带去的咸菜和米粉都分给了狱友吃,自己只吃点盐巴。
解放军攻城的枪炮声越来越近,留守的敌人丧心病狂,监狱情形诡异多变,裘慧英不知李白是生是死,四处打听消息,如坐针毡。
1949年5月24日,上海苏州河南岸解放,裘慧英寻遍可能关押李白的监狱,她在监狱外面看到很多家人团聚的场面,悲喜交加,不由得眼里噙满了泪水,她多么盼望那个高大亲切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尽管苏州河北岸枪炮声不绝于耳,但她不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天亮了,我们胜利了,这是你多么想看到的呀!你要活着,你一定要活着!5月27日,上海全面解放,可是李白还是没有回家,几乎所有她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这时,陆续有坏消息传来,国民党逃跑之前,先后杀害了100多名革命同志,裘慧英去普善山庄认尸,没有,隔天又听说虹桥公墓发现70多具遗体,她去了,还是没有,后来又听说宁公园发现了17具遗体……这时,军管会派出了车辆,拉着家属辨认尸体,裘慧英跟着车辆一个墓地一个墓地去找,那些惨烈悲壮的现场,叫她身心煎熬、悲痛欲绝,但她还是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
就在上海解放的第三天,李克农就急电陈毅市长查找李白下落。此时,亲人在找,组织也在找。6月17日,陈毅市长以军管会的名义,向上海市公安局发出“008”号电文:“兹于1937年冬,延安党中央派往上海地下党工作之李静安(即李白)同志,去向不明,特劳查。”电文中还附有1949年5月7日国民党淞沪警备区司令部军法处到蓬莱警察分局提解李静安的“提案”内容。市公安局接电后,立即指定专人与裘慧英一起进行调查。
据一个留守的警察交代,李白是5月7日就义的。有当地群众反映,5月7日深夜,有十几个人被带到浦东戚家庙。临刑前,他们高喊口号,震荡夜空,吓得刽子手不敢开枪……
6月20日,烈士就义43天后,李白、张困斋、秦鸿均等12位烈士的遗体被挖出。裘慧英看到一道道绳子深深地勒进了李白的肉里,她含着泪,亲手为丈夫换下了血衣。
1949年8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代表潘汉年、中共上海市委会代表刘长胜,上海市总工会代表张琪,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在交通大学文治堂为李白、张困斋、秦鸿均三烈士举行追悼会,由副市长潘汉年主祭。
祭文中说:当你们接受了敌后工作的时候,早已抱定了牺牲的决心。你们被捕后,又已抱定了“头可断而志不可夺”的决心,这样固守岗位,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不可动摇的决心,是中国人民原有的优良的品质。
据当时报纸报道:“……李白夫人携幼子上台讲话,述及李白同志生前奋斗情形时,哽咽不能成声”,追悼会结束,“……千余人的送殡队伍,沿着华山路,经番禺路到达虹桥公墓,一路上附近百姓自动加入行列,送葬者越来越多,途中哀乐此起彼伏,花圈挽联与日光辉映,象征着三烈士的精神与日共存,三烈士在四时四十分落葬……”
黄渡路107弄15号,是李白最后工作的地方,1948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李白在这里遭遇缧绁之厄。李白被捕后,惨遭各种折磨:老虎凳、辣椒水、拔指甲、电击……面对敌人的高官厚禄、威逼利诱,李白一身正气,坦坦荡荡,大义凛然地说:我不拿不干不净的钱,我不干伤天害理的事,我是真正的中国人。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坚不吐实,处以极刑。1949年5月7日,李白英勇就义。时年39岁。
1958年,政府为裘慧英母子安排了新的住处,他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旧居。岁月荏苒,先烈的优良品质不朽,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1985年11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李白烈士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李白家人的捐献和指认,李白的遗物长衫、夹克、皮箱、木梯,一件件陆续回到故居,又经裘慧英的回忆,电台、家具、摆设一一恢复原貌。1987年5月6日,李白故居正式开馆。陈云亲笔题写“李白烈士故居”,安全部党组书记、部长贾春旺,以及情报战线上的老领导罗青长、刘志汉专程赴沪参加开馆仪式。罗青长亲笔为李白故居题词:创业艰难百战多。邓颖超、曾三、于永波等也先后为李白烈士题词。这一天,也是李白就义38周年祭日的前一天,看着眼前的家,已经70岁的裘慧英百感交集,仿若又回到与李白共同生活战斗的岁月,她殷切又深情地看着楼梯口,屏息聆听……仿佛看到一个提着长衫下摆的人,笑盈盈地回家了……
作者:刘迪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宣晶
*本文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