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上音-大熊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年度活动。作为年度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双方联合举办的“冬日怀旧”专场音乐会昨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领衔,携手多位中外艺术家展示了上音在美声、合唱、指挥、室内乐、交响乐、民族器乐等领域的成果。
据廖昌永介绍,今年3月上音与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签约后的七个多月的时间里,“上音-大熊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完成了一批成果:上音已故老院长杨立青教授的作品《荒漠暮色》和大熊首位中国签约作曲家、上音作曲系沈叶副教授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在国际上出版。
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社长尼克·普费弗科恩表示,“大熊”是有着300年历史的、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出版机构。“今年3月我们与上音开启合作,填补了‘大熊’从未和中国音乐家合作的遗憾。”
据悉,由大熊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第一位与其签约的中国作曲家沈叶作品的乐谱,特别采用了红色的封面,并且在上面印有“大熊”和上音的LOGO。尼克表示,上音作为中国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与“大熊”在中国音乐创作出版与推广、音乐档案人才培养、中德音乐文化交流方面全方位合作,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
在昨天下午举办的上音-大熊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的活动中,大熊音乐出版社带来了巴赫、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的作品手稿、乐谱初版以及档案文件,上音也展示了92年以来典藏的各类珍贵文献善本。
在昨天晚上举行的“冬日怀旧”专场音乐会中,廖昌永演唱了舒伯特《冬之旅》中的《晚安》《菩提树》《勇气》这三首作品。该版本是大熊音乐出版社根据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改编的一个版本,从未在亚洲演出过。
廖昌永还与著名钢琴家、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院长哈特穆特·赫尔教授联袂合作,演绎了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青主作于1920年的《大江东去》,以及萧友梅《问》、黄自《玫瑰三愿》《思乡》《春思曲》这五首中国艺术歌曲经典。
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在上音教授、指挥家张国勇执棒下,献演了黄自先生的管弦乐序曲《怀旧》,今年恰逢该作首演90周年。1929年5月29日,《怀旧》在美国纽黑文耶鲁大学首演,这也是中国管弦乐作品第一次在海外演出。
本场音乐会还上演了《荒漠暮色》《纪念》。这两部交响乐作品的作者杨立青和沈叶,是感情笃深的师徒 。两位都有德国留学、访学经历,杨立青教授曾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沈叶则先后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柏林艺术大学访学一年。杨立青的中胡与乐队《荒漠暮色》以中胡与乐队描绘丝绸之路上暮色苍茫、光影交汇的景象,沈叶的交响诗《纪念》则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作。
此外,担任这场音乐会上中胡演奏的是二胡演奏家、上音民乐系副主任陈春园教授,她向中外观众展现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同时,上音“棱境三重奏”诠释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室内乐名作《大公三重奏》的两个乐章。从民乐到西方室内乐,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音乐会的全场乐谱除了《怀旧》之外,全部使用大熊音乐出版社的正版乐谱,其中包括分谱在内。
据介绍,明年上音与大熊音乐出版社还将有进一步的合作,包括《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16首》的出版、“中国新音乐作曲家” 系列作品的持续出版、上音图书馆委托大熊音乐出版和莱比锡萨克森州州立档案馆的音乐档案人才培养等等。同时,上音也聘任尼克社长为上音客座教授,请他为音乐档案人才建设出谋划策。
廖昌永说:“只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勇担传承创新重担,就会不断培养杰出艺术人才,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华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彼此共同不懈的努力,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德艺术交流一定会结出更多的硕果。”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图片:上海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