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外景
“艺术之于城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艺术内生的价值。我相信艺术可以起到一种所谓‘城市针灸’的作用,为城市、社区带来更为正向的影响。”今天于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上,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女士抛出的这样一种观点,得到来自全球多地与会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认同。
此次论坛以“艺术,都市之颜”为主题,邀请数十位艺术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艺术教育学者共同探讨艺术、建筑和教育对于城市的作用。
莫里斯透露,英国政府希望拿出所有公共空间当中的1%来引入更多的艺术和雕塑作品。她自己所在的美术馆,也有对公共空间进行文化、艺术介入的一种传统。
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才是好的或有价值的?莫里斯提了这样几点:“它应该看上去不像公共艺术;它应该不是永久的;它不应该是为了社区而设计的,而是和社区一起去设计的;它应该有一种开放的视野,要勇于接受一些意外还有失败;它不一定总是要去那些常规的场所进行展示;它更多关注于过程而非结果,不是只为了实现最终的一个目标。”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女士
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描绘当代英国人肖像的One&Other项目,就是莫里斯举的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这个项目一共持续了100天,每天24小时,每个人都能参加,将单独站在特拉法加广场基座上一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参与者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唱歌,跳舞,说话,朝着不同的地方看,作为别人的观看者或者成为观看别人的人。在莫里斯看来,这个项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而是向公众发出的一个邀请,是21世纪的一种自画像。对于公众而言,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参与方式。
“艺术其实是在把我们的根在接上,把我们的文化和周围环境的营养接上,使得我们重新建立一种跟这个城市本身的一种归属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这样理解艺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可以有的一种贡献。他认为艺术对于城市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外在的景观化,它也可以影响到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心灵,实现一种自我治愈。
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看来,艺术甚至可以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器,它能重塑整个社会。
米兰新美术学院和多莫斯设计学院学术总监伊塔洛.罗塔提出,当5G技术普及甚至是6G技术兴起,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技术去创建更多公共的数字化空间,带给更多人们虚拟性的艺术体验。
即将华丽转身为吴淞国际艺术城的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工业遗存
第二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宝武集团共同主办,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承办。该论坛是2016年底宝武集团、宝山区政府、上海大学共同签署的“共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践成果之一。
据悉,上海美术学院将在不久的将来入驻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而两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都将为上海美术学院和吴淞国际艺术城的发展奉献智慧,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