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坚持“以真为魂,以史为镜”的创作风格,著名作家从维熙昨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生前他与上海文坛结缘颇深,景仰巴金先生,并在今年九月下旬将珍藏的《大墙下的红玉兰》手稿捐赠给巴金故居,这一手稿本即将与公众见面。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告诉记者,上个月拿到手稿后立即投入编印手稿本的工作,前天夜里刚刚定稿,昨天准备开印之际传来先生远行的噩耗。周立民说:“从维熙生前曾到上海的巴金故居参观,当场嚎啕大哭。作为不同时代的中国作家,巴金和从维熙都以真诚坦率的心态感染读者,字里行间感情充沛。”《收获》副主编钟红明告诉记者,邀请作家们授权作品或约稿,“从维熙老人非常爽快,只要是为文学,他都一口答应。他为人热情耿直,思路敏捷,作品充满了正视历史的勇气”。
从维熙1933年生,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他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曙光升起的早晨》、长篇小说《南河春晓》《北国草》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获全国一、二、四届中篇小说奖;电影剧本《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根据其小说《伴听》改编的电影《聊聊》获大学生电影节奖;14卷《从维熙文集》收录了他60多年的文学创作。
上世纪50年代,从维熙初涉文坛的三部作品,包括处女作《七月雨》,都由当时的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回归文坛后,从维熙代表作《大墙下的红玉兰》在《收获》复刊后的1979年第二期首发,他因此被誉为“大墙文学”之父。从维熙曾撰文回忆,选择将手稿寄给《收获》,是因当时耳闻巴金将主持《收获》复刊工作,“我从青少年时代就熟读了巴老的《家》《春》《秋》等系列作品,在我潜在的感悟中,巴老在文坛中不是作家中追风之柳絮,而是一棵有文胆良知、端庄的梧桐”。
1982年第一期《收获》又以显著位置刊载从维熙中篇《远去的白帆》,小说曾被另一家大型期刊退稿,是巴金坚持刊出。1984年,全国第二届小说评奖中,《远去的白帆》以近全票获该届优秀中篇小说文学奖。“我无法忘却在历史新时期之初巴老和《收获》,对我文学生命的厚爱。”从维熙对巴金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巴老有几句话让我铭记至今。老人说:‘你要珍惜你的苦难生活,因为这不是中国文人都了解的独特生活领地。你不是挖过煤吗,就像你开矿时那样,深挖你独特的生活矿藏。’”
昨天,从维熙去世消息传出后,作家李辉感慨:“他有发自骨子里的善。无论他处境怎样,他敏感的,念念不忘的,还是人性的善。无论生活如何对待,他永远用善的方法来看待。”
作者:许旸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