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电影《雷雨》自8月底上映以来,话题不断,在各大网络电影平台,其标记“想看”的用户数累计近万,名列戏曲电影"想看”榜第一位。影片的预售票房、首映日票房、首周票房及首映日上座率皆突破戏曲电影的相关记录,荣登“2019年暑期档戏曲片综合票房冠军”。
眼下,距离市场放映票房百万元大关“临门一脚”。又有一批身着旗袍的姐妹前来助阵。近日,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沪剧电影《雷雨》观摩赏析活动在新天地影城举行,200多名身着旗袍的女性参加活动,穿着旗袍看沪剧《雷雨》,恐怕没有比这更有仪式感的了!
“每次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总免不了要打瞌睡,这一次来看沪剧电影《雷雨》,全程很精神!”张女士跟记者感慨。一旁的杨女士插话道:“今天现场,我特意注意她在看电影时的状态,完全没有睡意,越看越入戏。”
但是,仅仅说沪剧电影《雷雨》是一部“不打瞌睡”的戏曲电影,未免要求太低。杨女士在看完电影后的赏析会上,分享了观感:“里面的声光电十分逼真,而实景拍摄、熟悉乡音也让人几乎察觉不到这是一部戏曲电影,沉浸感很强烈。”
围坐一桌的其他人则补充,从前小时候听过沪剧,不过对于沪剧的了解不深入。就好像旗袍,年轻时候心向往之,囿于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工作关系,直至退休后才真正有机会穿旗袍、爱旗袍。每个人掰掰手指头,家里少则五六件、多则十来件。相信她们对于沪剧的爱也会像对旗袍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200多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如何与沪剧院联系在一起?这绕不开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会长沈慧琴的牵线搭桥。
沈慧琴自己就是一个沪剧迷,三年前特别成立了一家民营新东苑沪剧团。为沪剧发展事业做贡献。照道理,上海沪剧院作为国有院团原是“竞争对手”。可她却倾心茅善玉专业的表演。此次看片,已是她的“三刷”,同为演员她直夸“演员们唱得好,演得也非常动情,很有感染力。”而此番带旗袍姐妹来看,也是希望进一步扩大海派文化的影响力。让“旗袍+沪剧”的品牌影响更多人。
在她看来,旗袍是极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服饰,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化融合而来。而它之所以成为上海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正由于其内里是时代的风尚和文化的力量,既包含了现代城市文明的开放和个性,同时也保持着传统中国的风骨和韵致,展现近代中国女性的典雅、温婉、柔美、含蓄。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审美特质酿造了令人神往的东方风韵。200多位旗袍姐妹所在的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14年。成员来自上海不同行业,致力于促进海派文化的传播、促进女性文明素养的提高、促进海派旗袍文化品牌的战略发展,承担着使海派旗袍文化不断走向时尚化、礼仪化、国际化的美丽使命。2017年会员更是作为上海文化的代表参与央视春晚上海分会场演出。
上海沪剧院院长、《雷雨》中繁漪的饰演者茅善玉介绍说,旗袍与沪剧的发展也几乎同步。上世纪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女性着装无论华丽朴素,是明星还是普通人,皆以旗袍唯美。同时期沪剧也从“东乡调”“紫竹调”的乡音逐步转向城区,演化为具有强烈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剧种。正是那是,沪剧尤其擅演“西装旗袍戏”,即演员身着西装旗袍演绎的故事,可以舞台上演的,就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故事。旗袍与沪剧在碰撞中诞生了250多出“西装旗袍戏”,这些题材来自社会新闻、现代小说、话剧和中外戏剧电影,而改编自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处女作《雷雨》就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此次电影是在舞台《雷雨》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电影由余雍和任电影改编,滕俊杰担任监制,梁汉森执导。影片以虚实结合的电影表现手法,着力塑造了“繁漪”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繁漪”的视角揭示了周家两代人的爱恨纠葛。电影中不仅保留了舞台版本中“盘凤”、“吃药”、“花园会”、“撕支票”“四凤独叹”“五重唱”等经典唱段,通过实景拍摄不仅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周公馆,并展现了许多在舞台上未充分展示的原著中的经典场面,例如翻译雨夜尾随周萍,四凤、周冲双双触电而亡的场景。茅善玉及一众优秀沪剧演员都在影片中奉献了舞台上难得一见的精彩表演。电影将原作的精华通过画面和声音的传达,多方位渗透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带来前所未有的沪剧“新体验”。
几乎沿用舞台版的阵容,影片由茅善玉领衔主演,陈瑜、朱俭、王明达、洪豆豆、钱思剑、凌月刚、金世杰主演。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项目、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获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支持。由上海沪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彦
图:祖忠人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