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属于人民,艺术作品应归属于人民。”吴冠中曾经这样说道。
有生之年,吴冠中将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无偿捐赠给了很多美术馆。其中,他及家属无私慷慨捐赠给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前身)110件重要作品,这使得中华艺术宫可谓海内外收藏吴冠中作品最为丰富和最为完整的艺术机构之一。
近日亮相中华艺术宫的“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正是从吴冠中捐赠给上海美术馆的藏品中精选而成,既有油画、水墨画力作,亦有素描写生精品,时间上涵盖吴冠中创作的各个时期,力求以最简练的形式浓缩反映吴冠中整体的艺术追求和成就,突显其文化与美学价值。
吴冠中《长日无风》,中国画,2000年
吴冠中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吴冠中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不断探索,先后创作了大量有着浓郁的中国韵味和民族气派的油画和水墨作品,打通油画和水墨画的界限,把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推向了新的境界。这样的尝试,为中国美术界实践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树立了典范,开拓了中国绘画多元发展的创新道路。
吴冠中《桑园》,油画,1963年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吴冠中在国画当代化与油画民族化上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系列创新之作背后,系着一根连着传统、紧系着生活的乡愁之线。
这得说到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风筝不断线”理念。
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这种理念实则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
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的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观众是天空。要让风筝飞上天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
只有“风筝不断线”,艺术才有根基,才能保持与观众的交流。
吴冠中《荷塘春秋》,油画,2002年
“感到油画山穷时换用水墨,然而水墨又有面临水尽时,便回头再爬油彩之坡。七十年代前基本走陆地,八十年代以水路为主,到九十年代,油画的分量又渐加重,水路陆路还得交替前进。水陆兼程,辛辛苦苦赶什么路,往哪里去?愿作品能诉说赶路人的苦难与欢乐!”吴冠中曾在散文《这情,万万断不得》中,道尽自己数十年来的创作真谛。
上世纪80年代后,当吴冠中的作品多次在海外展出时,他其实听到了这样一种反应,认可作品,但也说如割断“风筝不断线”的线,当更纯,境界更高。“我认真考虑过这严峻的问题,如断了线,便断了与江东父老的交流,但线应改细,更隐,今天可用遥控了,但这情,是万万断不得的。”最终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吴冠中《鲁迅故乡》,油画,1976年
此次展览为中华艺术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系列展”之一。
吴冠中《青岛红楼》,油画,1975年
吴冠中《乌江老街》,中国画,2005年
吴冠中《紫藤》,中国画,1991年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视频拍摄:范昕
图片提供:中华艺术宫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