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除了借书、看书,还可以做什么?建设中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正一点点为人们描摹出“新一代图书馆”的图景:这里不仅是开展阅读服务的公共空间,还是提供场所服务、空间服务、平台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学习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学术中心和创新中心。
作为“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这座面向未来、从“面子”到“里子”均可阅读的图书馆自2017年9月开工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建设,9月20日上午迎来主体钢结构封顶,2020年将建成竣工。
浦东新区迎春路、合欢路、锦绣路与世纪大道围合的成片树林之中,上海图书馆东馆轮廓初显。从距离稍远的地方看,整个建筑形同一块正在被雕琢的巨大玉石,悬浮在树林和城市上方。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这一设计源自一句中国古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器物,就像人要经过阅读学习才能成才一样。因此,把“正在被雕琢的玉石”作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图书馆的建筑外形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从效果图上看,这种中国式意境的营造,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也将得以体现。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两层,内中庭是一个层层错叠、通高向上的空间,每层都有开向中庭的洞口,让参观者在不同楼层之间进行视觉联系。这种空间关系有点像园林中的太湖石——四面八方都有洞,洞与洞之间相互联通,且具有不确定性,驱使读者去探索。
纸上方案真正落了地,面对的是一系列技术、材料、工艺、安全问题。比如,为了打造出“林中玉石”的漂浮感,上海图书馆东馆主体建筑3楼至7楼采用大跨度外悬挑钢结构,悬挑长度最大的达到16.8米,由28个斜拉杆支撑。这些柱子直径1.3米,最高一根独立柱的高度21.5米,对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中庭21.5米的超高独立清水圆柱为例,为了使四次分段浇筑的混凝土色差最小,多个班组连续不间断施工,最终在十天内完成了整根圆柱的浇筑。
营造玉石的视觉效果,立面材料该如何选择,是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中面对的又一个难题。单从外观效果考虑,天然石材是最符合标准的,但石材单块尺寸面积小、重量大且透光性差、不耐腐蚀。相比之下,玻璃更为绿色环保,但花纹单调。
建筑师想到的办法是:把天然石材的图案,打印到玻璃幕墙上。这样既能凸显“玉石”的概念,也能解决图书馆立面对于透光性、防水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了寻找满意的花纹,建筑师和幕墙分包商前往亚洲最大的石材物流集散中心,进行了为期近一周的拍摄,从上千块意大利鱼肚白石材中,精选出了16块花纹。紧接着,是在玻璃上还原石材的真实效果,经过两个月的样品比对,建筑师敲定了最能凸显中国山水画中水墨飘渺意境的方案——从近处看,人们可以观察到石材纹理走向和晶体分布;稍远处看,图案的排列和组合体现微妙的肌理变化,保持建筑外观的玉石效果。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这世上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今已是数字化时代,阅读随手可得,有些人难免心生疑问:大体量的实体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仅必要,而且迫切需要。”陈超说,历史地看,上海的图书馆事业一直是随国运震荡、伴城市起伏。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更是与时代同进步,与民族共命运。毫无疑问,信息化确实已经深刻改变人类的阅读——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然而,无论信息化如何发展,人类都需要阅读,实体公共图书馆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永远不会消失。近年来,上海地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系统年度外借纸质书始终稳定在3000多万册次,可见阅读将长期并存。 事实上,信息化使阅读出现了数字化、移动化、全媒体化和社交化的趋势,还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使命——开展更多、更创新的阅读推广,消除数字鸿沟、提高信息素养。
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建设既是基于全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更是回应市民和城市之需。在功能上,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激扬智慧、交流创新、共享包容的“知识交流共同体”,一个市民乐享其中的“书房、客厅、工作室”,一个培育和提升读者人文涵养、艺术修养、信息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公共空间,一个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为一体的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
一组数据,或许能提供更直观的感受:上海图书馆东馆建成后,书库面积仅占约2%,近80%空间将会面向读者开放。“这是数字时代读者需要的‘藏、借、阅一体’的图书馆空间格局,也是更好揭示、展示和利用上海图书馆特色馆藏开展好更多元、更丰富的阅读服务所需要的空间。”陈超说。
当然,新一代图书馆无论怎么创新,但初心不会改变——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作者:李婷
摄影、视频:叶辰亮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