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银杏叶,从树上纷纷洒洒,汇成根的滋养……小说《根》的封面上,有段文字与画面相呼应——“愿生命如这古银杏般巍然挺立,尽情吮吸着古老大地丰厚醇美的乳汁。不因时代的更替和世事的纷扰而改变,一直这样平和地延续下去。”作家庄深一口气完成了长达68万字的小说《根》,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报社、常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
从小就热爱文学的庄深,投入了饱满的创作激情,即使为了生计不得不就业职场、创业拼搏,也念念不忘文学创作的夙愿。在《根》的创作过程中,他旅居加拿大四个月,关门闭户,废寝忘食,为家族的兴衰历史尤其是先辈英烈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打动,“我年过花甲,共写了100多支水笔,白天构思细节,查阅资料,晚上从9点经常写到凌晨四点,每张写完了直接拍照传回国内,我所在公司三个女孩子打字的速度,赶不上我写字的速度。每次写作前我都聆听前苏联和我国二战时期的优秀歌曲,让心绪进入当时的年代,眼泪常常模糊了双眼,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小说一气呵成。”
小说叙述了中国江南溧水地区自1907年至1952年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场景,以庄家为中心,勾勒了庄、黄、袁、刘、赵、李等几大家族的成长历程,交织着正义与邪恶、人伦与罪恶的碰撞,凸显了博爱、奉献、牺牲等人道主义精神,也展现了家族之“根”与中华民族之“根”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其中,庄家独子庄坤林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富裕生活,投身保卫祖国捍卫民族安危的浪潮中,为了大家舍生忘死,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尽管时光如水,但我始终注意还原往事的本来面目,原汁原味地呈现故事场景、刻画人物形象,并且努力把人物和事件的形光色影、味觉触觉都描写得生机盎然。”
中国人的根互相缠绕,始终扎在祖国家乡的热土上。庄深透露:小说以庄深祖父庄坤寿为原型,老人的一生如同一幅壮丽凄婉的画卷,在读者面前缓缓铺陈。庄坤寿于1909年出生于溧水永阳东庐庄家村,早年在震旦大学求学,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庄坤寿与新四军溧高县县长曹明梁等一起开辟韩胡村游击区,任新四军韩胡区副区长,从事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8月7日,庄坤寿光荣牺牲。日军残忍地割下庄坤寿的头颅,悬挂在溧水城隍庙的旗杆上几天几夜,成为轰动茅山地区的一大惨案。得知祖父的英勇事迹后,庄深跟着父亲来到溧水中山烈士陵园。在墓碑前,从未见过祖父的庄深感受到血浓于水的强烈情感,萌生了为祖父及其战友写本抗日长篇小说的想法。为此,庄深回到溧水县城,四处走访知情的老人,并与同样当过老红军的姑父等人深入对谈,渐渐还原了祖父形象和他生活的年代。
研讨会现场,评论界人认为,《根》写出了时代跨度和历史纵深,为中国的红色叙事和文学长廊增添了新的英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大多是真实的。小说命名,表达家国同根,日寇来犯,国人理当奋勇杀敌,以身护‘根’之意,既象征着庄家根脉深扎沃土、绵延不绝,也喻示着中华民族根深叶茂、万古长青。”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剑龙认为,《根》以其对家族之根的寻觅、对抗日英雄的描写,融宏阔与细腻为一体,融历史史实与家族脉络于一体。《根》成功刻画了庄大奶奶、庄坤林的人物形象,诸多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根在土壤里深扎,繁茂的枝叶伸向天空,一个向下,一个向上。磅礴的时代空间与个体的命运沉浮如何协调平衡?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建议,《根》如果要往前再走一步,不妨再精炼些。他援引作家托尔斯泰的话:“写作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什么叫选择?选择就是不要把所有东西、所有材料都写进小说里,作家要在所有素材中有所筛选和提炼。”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