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爆红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度仍在延续,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47亿元,摘得中国电影票房榜亚军,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荣耀光环之下,业界也发现一个问题:迷上动画片中“小哪吒”“敖丙”形象的观众发现,有品质的正版衍生品却无处可寻。47亿元的高票房与衍生品的缺席,这当中的巨大反差提醒我们,电影市场必须快速补全产业课。
《哪吒之魔童降世》算是让它的粉丝体验了一把“有钱没地儿花”的情绪。打开购物网站,各类手机壳、T恤衫虽然不少,只是这类产品大多未见授权且工艺粗糙,简单的贴图式设计很难激发“真爱粉”的购买欲;另一边,标明授权的正版衍生品,则多处于众筹预售阶段。比如,片方合作某品牌推出的一组颇为用心的工作吊牌、帆布包、钥匙链、胸针,最快要到国庆之后才能发货。算起来,即便《哪吒之魔童降世》播放周期被延长到9月26日,在影片上映期间,有钱也买不到。
当下,购买精美的衍生品已经成为年轻动漫迷的消费习惯。每年,国内动漫展节节攀升的人流量与销售额便是最直观的证明。而让特色鲜明的动画形象跃出虚拟世界、闪耀日常生活,也是动漫IP推广、盈利的关键一环。不少成功的海外动画大电影甚至将衍生品的投放前置,构建贯穿线上线下的热闹生态:小朋友上学时使用某动画的衍生文具,放学后打一局该动画的衍生游戏,周末跟着父母去影院观赏动画。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市场投放,都需经过细致合理的统筹规划,首映前后的最佳投放期,更有“一加一大于二”的传播效应。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影衍生品在电影市场总收入的占比约两成,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接近70%。“哪吒”衍生品的迟到与缺席,将这一本就存在的问题再次推上台前。事实上,从哪吒团队每次票房攀升都要推出几款原创海报的操作看,主创团队并非缺乏市场营销意识。衍生品的滞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产业链的不完善,以及产业分工的缺位。
要让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再上一层楼,必须全面释放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这背后呼唤的是产业链、工业分工以及营销概念的全面升级。
作者:张祯希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