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剧照
在国产影视剧几乎将革命题材写尽的当下,《特赦1959》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视角,剧情的新鲜度、解密感以及戏剧性十足;回望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的这段特殊历史,追溯共产党人胜利的原因,对当下亦是不忘初心的精神观照。
今年暑期档“爆款”剧不少,但由上海出品的《特赦1959》显得尤为特别。自7月底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来,每日平均收视率超1%,屡次排名同时段第一。这部网台同播的剧集同期在视频网站上“引爆”大量弹幕,让年轻一代对共和国成立初期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特赦1959》是我国第一部以“特赦”为题材的电视剧,也填补了此类影视剧的空白。作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战犯进行改造和特赦的历史事件。冷题材如何做到热收视?这部作品又将对中国革命题材的创作起到怎样的示范作用?围绕这些话题,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协办的电视剧《特赦1959》研评会昨日于北京召开。
尽显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国产影视剧几乎将革命题材写尽的当下,《特赦1959》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视角,剧情的新鲜度、解密感以及戏剧性十足;回望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的这段特殊历史,追溯共产党人胜利的原因,对当下亦是不忘初心的精神观照。”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说。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后,一场改造国民党战犯的“攻心之战”拉开帷幕。《特赦1959》以北京功德林管理所为主要叙事空间,讲述了共产党人改造、特赦战犯的故事。剧中真实还原了我们党对待战犯的一系列政策,细腻再现了时代大背景,还将杜聿明、王耀武、黄维等真实历史人物搬上荧屏。
题材的独特性带来了新鲜感,也为叙事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功德林管理所中展开的是空间相对固定的群像戏,讲述的故事很难有特别明显的起承转合,这是一道叙事难题。在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教授看来,《特赦1959》收视成功的关键原因,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合理的戏剧冲突聚拢起原本零散的人物。剧中的战犯之间也有明争暗斗的“鄙视链”——黄埔派看不起非黄埔派,将军看不起特务,官大看不起官小,要求进步的和顽固不化的又相互对立……剧中的主人公、负责战犯改造工作的功德林管理所所长王英光虽是虚构人物,却是那个时代诸多共产党干部的形象“合集”。他有文化、有教养、有担当、有胸怀,革命立场坚定,因解放战争失去过至亲而对国民党战犯有复杂的私人情绪。这种特定境遇中错综复杂的人物互动关系与紧凑剧情的交织纠缠、相互推进,形成了巨大的戏剧张力,将观众牢牢吸引在了荧屏前。
有情怀有暖度,让信仰更具时代穿透力
“《特赦1959》不光展现了共产党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凸显出共产党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宽广胸怀,也点出了政权更替是人心向背的历史真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说。
共产党的胜利不光靠枪杆子,更是靠科学的,代表人类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没有硝烟的“攻心之战”有时比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更为艰难,坚定的信仰、理论的自信以及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让共产党人得以在思想上征服对手,将曾经的敌人拉回人民的阵营。在网上,《特赦1959》中几段酣畅淋漓的辩论,有情怀,有暖度,被观众称为“不忘初心”的生动素材,引发不少网友自发摘抄传播。面对起初不接受改造、一心想要“马革裹尸”的黄维,王英光晓之以理,指出“一个军人的荣誉,是建立在人民基础上的。离开了这个前提,就没有任何荣誉可言”;面对对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论断,王英光更借此指出“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人民的意志使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对战犯曾持有的落后文化乃至反动文化的改造过程中,哪一方的文化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呼之欲出。此外,对于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精神,剧中也提到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加以重新的诠释和理解,那才是真正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
作者:记者 张祯希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