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当学者踏上人文之旅,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感悟?上海书展期间,文史领域专家推出学术考察文集,或觅书或考古,或访建筑地标或探博物馆,邀请读者跟随书中路线来一场纸上游历。
中华书局出版的《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就是一本学术游记,以一群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挖掘中原名胜古迹背后的故事,包括最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等。全书由9篇文章和大量高清彩图组成,全面介绍考察过程,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历史地理展开讨论,与传统文献结合,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九位学者“组团”考察,他们来自文、史、考古、美术等不同领域,但共同点在于:研究时段都是中古,他们选择了嵩山-洛阳这条代表中古时期“天下之中”的线路,上攀嵩山,登顶峻极峰;下探古墓,亲临考古现场。从沉默的石碑中读出故事,认出看似平凡的土堆实为帝陵封土。
“洛阳在中古为何如此重要?太室阙上的石刻是大象吗?中原的酷热会不会是某些历史事件背后未被注意到的理由?还原历史现场,也许永远不可能100%;去与不去,却仍有本质的不同。”主编仇鹿鸣则将此书定位为“硬核”旅游书,考察路上他还反驳跟随一般导游容易听到的种种荒诞故事。有读者感叹,想摆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打卡模式,打算带着书复制一遍作者们的嵩洛行。即便有些考古现场进不去,有些文物看不到,但能去的每个地方,伴随着书中探讨的文字,意义也会完全不同。
说起圈内寻踪传统文化的高手,学者韦力是绕不过去的存在。多年来,他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继《觅踪记》《觅史记》《觅曲记》《觅文记》《觅词记》后,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觅经记》是韦力传统文化遗迹寻踪系列之六,涵盖声音训诂、考据校勘、典章制度、义理分析等多个角度,自孔子至晚清学人,生动复现了近60位经学大师的足迹。“觅系列我想写12部,目的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一一地写到,而后萃取出来另外的著作。”上海书展上,韦力分享他探寻经学遗迹、追索大师遗风的独特经历,直言《觅经记》是最难的一部。
韦力藏书多,读书多,著作多,为何这一部“最难”?“相对于写作来说,这个难是怎样把一个‘过时’的思想体系用简洁的话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考验。书中复现近60位经学大师,寻访亦难。还有那么多人物今天甚少被提及。”书中还穿插了200余张善本古籍书影以及300余张故居、祠堂、墓园、遗迹照片。自2010年起,韦力耗时四年遍访典籍中记载的163座古代个人藏书楼,又花三年时间逐一查证。韦力还完成了对分布大江南北的几十位古代藏书家之墓及古代遗址的寻访,包括刘向、班固、范钦、黄丕烈、曾国藩、罗振玉、傅增湘等。行游华夏山河,追索大师遗风,韦力对中国儒家学术思想悠悠数千年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脉络梳理。“出于种种原因,太多的经学名家无法寻得,实属遗憾。”
12所浙江博物馆25件镇馆之宝,讲述8000年华夏文明史;20位博物馆馆长及研究馆员权威讲述,揭秘文物背后的故事;250张一手高清美图,全方位细节化展示30件国宝之美;25组专题视频,扫描即可走进博物馆,一睹文物真容……统揽越地文明史,将博物馆带回家,商务印书馆推出《纸上博物馆之越地宝藏》让读者足不出户饱览多家博物馆的看家宝贝。
全书聚焦浙江省12家公立博物馆,如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天一阁等,声像并茂地讲述了藏品背后的故事,展现了越地连贯的历史文化图景。作者俞吉吉专访多所博物馆馆长和一线文保专家,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了25件国宝级文物,如跨湖桥独木舟、良渚玉琮、战国水晶杯、羽人竞渡铜钺等,从外观细节、考古发掘故事、流转经历、保存方式以及未解之谜等角度,展开了探寻国宝的神奇旅程。俞吉吉与读者分享了解文物过程中那些震撼与遗憾:战国水晶杯为何如此鲜亮?八百年前的宋代服饰如何保存复原?摄影师魏志阳讲述他拍摄文物的经历,包括与文保机构的交流沟通获许拍摄,如何在层层监控下不损坏文物又完美呈现文物细节等,并从影像记录者角度再现了文物保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
博物馆作为集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于一体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当我们走进博物馆,我们真的读懂了博物馆吗?让历史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是“让文物会说话”希望传达给公众的信念。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韩海英认为,该书把众多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带到了广大读者面前,生动精准地传递了文物内在的精神价值。
多次考察探究知名建筑背后的前世今生,《珞珈筑记》作者、近代史学者刘文祥分享了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诞生过程。“以前,人们只知道武汉大学的建筑师是美国人开尔斯,但我在查阅史料时发现,还有两个重要的助理建筑师,且其中一人在中山陵设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武汉大学与中山陵这两座建筑群的风格相互影响。”他举例说,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武大地标性设计:樱花大道、老斋舍。老斋舍有三个圆拱门,这三个大圆拱门便是设计师李锦沛画的图。圆拱门的整个造型,不管是整体造型还是细节,都跟中山陵碑亭的门洞高度相似。
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承受过百年沧桑变迁,武汉大学很幸运地完整保留下来这座校园建筑最初的样子。《珞珈筑记》用翔实史料和生动语言,揭示了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黉宫胜地的动态过程,还原了其间各方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及建校先驱为新校园诞生所做的不懈努力。读者会发现,珞珈山校园不是一座座死气沉沉的建筑,而是一个拥有生命力的鲜活生命体。
“从选址、规划到设计、到营建,再到后来作为一个校园使用的过程当中,包括建筑师、营造厂、教职员、学生,甚至包括周边的市民、村民,乃至来自各个地方各个层面不同人群所发生的纠葛碰撞,都能体现在这座校园营造历史中,而建筑是一种载体,承载了这些历史。”刘文祥对上海展览中心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俄式风格的建筑曾经在武汉也有一座。作为历史的见证,建筑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记忆的载体。
有的学者也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远方。从南极洲到北极点,从“非洲之王”乞力马扎罗山到“世界屋脊的屋脊”青藏阿里……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携再版新书《四极日记》亮相上海书展,与读者分享他多年来的探险经历与旅行经验,讲述行走在世界尽头的“极地传奇”。
2000年12月7日至2001年2月13日,葛剑雄参加了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之行,在南极长城站度过了56岁生日和千年之交。2011年7月,他又跟随破冰船抵达“北极点”——不是北冰洋或“北极圈”,而是地球上真正“没有北”了的地方。葛剑雄采用“日记体”形式,将亲历“地球四极”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记录下来。“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能耐,只是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葛剑雄坦言,旅行是用你的眼光、你的心去感悟,这是其他再好的设备、再妙笔生花的作家、再保真的摄像拍照设备都代替不了,特别是你个人的感悟。“至于如何获得个人感悟,从客观上讲需要提前做功课,带着信仰、感情和文化背景去游览。从主观上要保持随心所欲的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不要跟随他人的参照系去做盲目判断。”
《岁华一枝:京都读书散记》是苏枕书客居京都十年之际推出的新作,既有一如既往的对异乡风物、古迹和日本文化的关注,也显露了作者一路走来读书问学的痕迹和学术志趣的延伸变化。从博物学到书籍史,从宫崎市定的中国史研究到大藏书家傅增湘的旧藏踪迹,令人不忍释卷。
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评价:文如其人,更如其心。“枕书看中国的眼光,是这样;看日本,也是这样;看人看世界,都是这样。同样的柔和而善良,同样那么敏感,体察入微。”同处于东亚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绵长,相互之间有着积极而又深重的影响。知识界、文化界有责任努力扩大双方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游学著书,正是一大路径。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