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钢琴家宋思衡热衷于尝试音乐舞台的新鲜打开方式,图为他和自己的机器人“朋友”同台演奏钢琴曲。(资料图片)
一段室内乐演奏视频近期成为网红:借助5G技术,七位乐手分散在德国、西班牙、蒙古、瑞典和日本等地,他们共奏一曲巴赫《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声音同步传输,没有任何延迟。“未来的音乐演出将突破时空局限,使人们在剧场之外也能欣赏。”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代晓蓉说,借助全息投影技术和顺畅的5G网络,身在各地的音乐家通过屏幕“同台”表演将不再是梦想。
▲由舞蹈家黄豆豆主演的多媒体音乐剧场《镜·界》结合了弦乐、舞蹈和影像。(上音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供图)
科技正在改变舞台艺术的表达方式。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舞台上,多媒体音乐剧场《镜·界》结合弦乐、舞蹈和影像,舞者黄豆豆和他的四个虚拟“分身”同台共舞;今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钢琴家郎朗和虚拟偶像洛天依完成一台万人级的演唱会;不久前第二届国际3D打印嘉年华闭幕式上,钢琴家宋思衡和他的机器人朋友共奏《蓝色多瑙河》……影像技术、交互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的应用,革新着人们的观演体验。当艺术与科技不断碰撞,并在音乐厅内外缔造更多奇迹的同时,业内人士也开始思考如何守护好艺术的本体,避免舞台沦为技术的跑马场。
科技,将舞台拓展到前所未有的辽阔与壮丽
利用当下最尖端科技增加舞台的“壮丽景象”,剧场工作者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从16世纪意大利舞台场景布置中的创新角度绘画和机械设备,到气体效果和之后电力、灯光效果的引进,再到计算机对灯光、声效和场景变换的应用,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令人惊艳的视听效果。眼下,新的科技催生了更多新的创作方式,进一步扩展了舞台艺术的表达空间。
▲今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钢琴家郎朗和虚拟偶像洛天依完成一台万人级的演唱会。(资料图片)
比如影像技术中的全息投影,让真人可以和虚拟角色同台表演,如梦似幻的世界得以被观众感知。以《镜·界》为例,当真人黄豆豆在舞蹈时,屏幕上另外四个他本人的影像也在共舞,高速摄影机放慢了幻影的动作,从而产生超现实主义的舞台效果。郎朗和洛天依突破“次元壁”的合作,则得益于全息投影和实时动作捕捉技术,虚实相融且充满观赏性的舞台让观众耳目一新。
▲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结合了音乐与多媒体。图为《东去西来》中的作品之一《梦回》剧照。(上音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供图)
人工智能如今也与音乐舞台有着不少融合与互动。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数控技术,能自由操控原本固定的舞台道具和软景、硬景,使整体布景变化在视觉呈现上更流畅自然。由代晓蓉担任策划的跨界融合剧场《东去西来》同样运用了人工智能,屏幕上中国书法的水墨形状,随着钢琴家演奏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而改变。该程序可以预判钢琴家下一秒的演奏动作,使水墨实时变化更具连贯性。整个表演过程也在解构和重构音乐与影像的关系。
▲钢琴家宋思衡向观众介绍自己会弹琴的机器人“朋友”。(资料图片)
这些年钢琴家宋思衡热衷于尝试音乐舞台的新鲜打开方式,比如让古典钢琴与多媒体装置进行交互表演,演出中所运用的多媒体介质有动画、影片,甚至还有机器人。“音乐家的任务其实跟科学家很相似,都在不断探索人的新领域和新极限,以及人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只是我们跟科学家的角度不一样。”在宋思衡看来,音乐家选择主动拥抱高新科技,不仅仅是去呈现华美和新奇的舞台效果,更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探索艺术之美背后的原理。
高歌猛进的科技登场,别忘了守护艺术的本质
“话剧中有‘打破第四面墙’的理念,而现在已有很多表演不单纯局限在剧场中,博物馆、仓库、油罐等等都可以成为舞台。”宋思衡坦言,近年来海外有些音乐演出以沉浸式方式呈现,通过与科技结合让观众获得独特的观赏体验。在实验歌剧公司推出的歌剧《看不见的城市》中,乐手、歌手和舞者被分散到洛杉矶联合车站的各个角落。观众通过头戴式耳机一边实时聆听歌剧,一边在车站里自由行走,遇见歌剧表演者的同时难免撞见一头雾水的路人。
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从业者认识到,科技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发掘更多可能性,各种艺术的边界由此模糊,什么是艺术之美也在被重新定义。还有学者认为,随着5G技术的完善和大规模使用,舞台表演将进一步不再局限于此时此地,与电影、游戏等之间的界限也会越来越不清晰——“或许将来只需要一块屏幕、一副眼镜,就足以让观众有‘亲临’现场的观演感受。”
▲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结合了音乐与多媒体。图为《东去西来》中的作品之一《景象》剧照。(上音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供图)
面对科技在舞台上的井喷式使用,代晓蓉时常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守护艺术的本质。“传统艺术工作者在面临知识转型问题时,一定要充分了解技术的属性,对技术语言进行深层次分析后,再将其转化成艺术语言。否则,对科技的运用将会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展现出艺术的魅力。”
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音乐的产生方式。在程序中输入著名作曲家已有作品的参数,人工智能作曲机器就可以创作出与之风格相似的新曲子。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核心是数据和算法,只是对艺术门类进行风格化和技术化处理,还没有涉及艺术本质中的情感、想象等范畴,更不具备艺术象征性和批判性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说到底,科技可以提升艺术的表现力,而属于人类的情感和想象才是艺术真正的源动力。
▲2013年,华人巨星邓丽君“复活”在舞台,虚拟邓丽君与歌手周杰伦进行了隔空对唱,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资料图片)
科技的进步固然不可抵挡,但音乐家们坚信,未来的舞台不会在技术牵引下一意孤行,相反会依靠艺术的力量和法则构建出一个美好天地。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