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官婉儿出身显赫,其祖父是唐高宗宰相上官仪,但是由于上官仪帮高宗起草废除武后的诏书,事败后上官仪被杀。上官婉儿在襁褓中就随母入掖庭为奴,后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辅佐女皇三十年。在唐中宗时,上官婉儿地位达至巅峰,独掌内廷外朝的政令文告,人称“内宰相”。她穷尽一生追逐权力,孤身纵横宫廷政治,也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但最后,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斩杀。
“才女书系”《上官婉儿和她的大唐》是部人物传记,作者以女性的独特视角,细致入微还原了上官婉儿传奇的一生。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惺惺相惜又相互戒备,她凭一己之力达到权力顶峰,她的政治才华,她的诗文风雅,她的爱恨情仇,在书中徐徐展开。
“才女书系”
中州古籍出版社
史料显示,二十五岁前的太平公主,虽为唐一代最受宠爱的公主,身份显赫尊贵,但从未涉足政治。家庭美满,儿女绕膝,与夫薛绍亦是神仙眷侣般,过着雍容华丽的贵族生活。
原本以为会永远这样岁月静好,可,哪里有永远?只因丈夫薛绍生于皇族,便被杖饿而死,而凶手,是自己的母亲。
感情与权力较量,永远不堪一击。太平公主因此猛醒,用学者蒙曼的话说:“她从一个娇媚纯真的少妇一下就转化成了一个心机深沉的女人。母亲武则天遗传给她的政治家潜能被激发出来了。”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武则天注视着太平公主与薛绍
太平公主从此深深卷入宫廷政治,与上官婉儿一起成为武则天麾下的得力部属。一个贵为大唐公主,一个出身掖庭,命运看似遥遥不相瓜葛,有时竟也是殊途同归。
据载,太平公主办的第一件讨女皇欢心的差事,便是推荐张氏兄弟。
酷吏时代,太平公主失去了丈夫,随之而去的还有相夫教子、不涉政治的往日岁月。
上官婉儿亦未能全身而退。
《旧唐书》载:“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本应是要被问斩的罪,爱其才,才手下留情,看来武则天这一动怒非同小可。此时,上官婉儿进宫多年,看惯了生死、党同伐异和不择手段,见识过武则天极冷酷、暴虐的一面。又前有太子贤后有太平公主的遭遇的提醒,“天性韶警”的婉儿究竟因为何事触怒龙颜呢?
流传甚广的有两则故事。
其一,与太平公主推荐给武则天的张氏兄弟有关。史传,上官婉儿与张昌宗,两人似暗通款曲,触怒了武则天。女皇黥其面,以示严重警告。
其二,来自笔记小说的记载。史传,武则天和宰相正在讨论政务,循例,作为贴身秘书的上官婉儿应躲在帘后,聆听,做记录。但上官婉儿故意探出头,在外廷官员前露脸,武则天甚是恼怒,一气之下,施以黥刑。
两则故事比较,第一则的真实性更低。男女间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俚俗野趣,只能说向来都是民间传说的偏好。这则故事的寓意更可能是为了讥讽武则天年老色衰,全仗了淫威震慑,才迫使年轻美男子服侍左右。而满腹委屈与不甘的美男子,大约只能靠对这位经常出现在武则天近畔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的幻想的供养,才能完成使命。想一想两位年轻的偷情者眼神交流中传递的默契,默契中隐含的对女皇衰朽肉身的嘲谑,实则是令人心生嫌恶的。
但实际情况应该并非如此,理由有二。其一,上官婉儿偷情张昌宗,动机不成立。为一个颜值好的男人就五迷三道,不计后果,那是粉丝行为,绝不为政治家手笔。不论之前武则天作为皇后,一一拔除可能染指高宗卧榻的野心家,还是现在君临天下,享受着对张氏兄弟绝对的控制权,对于自己看上的男人,武则天向来都有强烈的“护犊子”情结。如此秉性,上官婉儿陪侍女皇多年,若还瞧不出,也真的是白混了。当年在高宗朝,前有高宗本人,后有诸位皇子,至少个个都出身皇族,貌似潜力股,外加武则天也还处于奋斗期,掣肘太多,权势并不像现在如日中天,那个时候,正值年少、经验尚浅的上官婉儿尚能明哲保身。如今年近而立,在宫廷政治中练达多年,却冒着忤逆女皇的危险,和一个无任何背景、只有一副好看皮囊的男宠鬼混,这种飞蛾扑火式的自毁,实在不像是上官婉儿所为。
其二,政治考量。男欢女爱于政治抱负、于权力来说,终究只配做点心,至多也就是个饭后甜品。这,应该是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畔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及长便“明习吏事”又“天性韶警”的女政治家,会自动赋予自己所有活动以政治优先性,因之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代的忠诚,应是无须怀疑的。但这忠诚也像高宗在世时武则天对高宗的忠诚,与其说是情感上的坚贞,不如说是深思熟虑的政治考量。同理,这种政治考量会让武则天在高宗病危时,顾虑到权柄顺利移交,自行做主将高宗带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洛阳,却不顾及高宗临终想回长安的遗愿:“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憾。”(《旧唐书》)亦同理,数年后,当武则天大势已去、行将就木时,上官婉儿也会果断参与神龙政变,一举推翻女皇,以此换来自己在中宗朝的无限风光。
然,触怒女皇究竟为何,真相早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无从查证。也许,与追究缘由相比,更值得关注的倒是刑罚本身:黥其面。
黥面,又称墨面,即在脸上烙下文字或花纹,属五刑之一。古代五刑分为两种: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指墨(又称黥,面部刺字并染墨)、劓(割掉鼻子)、刖(砍掉脚)、宫(腐刑。我知道你想到了司马迁)、大辟(死刑)。秦亡汉立以后,随着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旧时的奴隶制五刑渐为封建制五刑所取代,即笞(用小荆条拧成的刑具抽打臀部)、杖(用粗荆条拧成的刑具抽打背、臀和腿)、徒(强制性劳役)、流(流放到边僻之地)、死(死刑)。
上官婉儿所受黥刑,固为奴隶制五刑中量级最轻的,但是再想想吧,在面部刻字啊,无非意在提醒上官婉儿,她的出身,且让她终生铭记,她只是没入掖庭的罪臣之后,女奴而已。有她武则天在的一天,上官婉儿的生死或生不如死,皆是她说了算。
施于面部的黥刑,不仅上官婉儿自己每次梳洗时都能看到,任何与她照面的人一眼也可认出。如果说游街是一种凌辱,虽无身体的痛楚,围观者的谩骂和扔在脸上的臭鸡蛋、烂菜叶也损伤不了什么,但它是人的精神和尊严上的一种凌迟。那墨面就像是终身的游街,终身的凌迟。携带着奴隶的印迹行走于世,暴露在天下人的目光中,即便后来在她最辉煌的时期,迎风立彩楼评判当朝最优秀的诗人时,这个印迹却永不磨灭。
武则天在上官婉儿面部何处刺字,并不确知。史传,女皇的刀子扎在眉心。婉儿为遮盖眉心刺印,贴上梅花状的面饰,精心加以掩饰,却无意间引领了美妆潮流,时尚女性争相仿效。时谓梅花妆。
(摘编自《上官婉儿和她的大唐》一书)
作者:寇研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