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在美国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举办的“草间弥生:无限镜屋”展,堪称一个超梦幻沉浸式展览。三个月展期内,博物馆会员人数增加了6566%。
这类展览能为观众提供超现实、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但也有人提醒,如果只盯着拍照和“到此一游”,当心反将这类展览提供的浸入式体验窄化成平面式照片
“棉花糖与白日梦”交互艺术体验展、“独角兽与幻乐园”潮拍体验展、“爱丽丝奇境缤纷之旅”潮流大展、“爱有引力”沉浸式艺术展、减压展2.0……一段时间以来,频繁出现了这样一类备受大众追捧的展览,业界称之为“网红展”。
事实上,很难界定“网红展”到底是怎样一类展览。它们大致体现出了这样一些共性:大多没有深刻的内涵,又或者,其内涵不是观众最关心的;通过搭建缤纷多彩的布景,营造出一个个超现实的迷人场域;每一个到场的观众都能成为展览的主角;热衷于将展出地点选在人流密集的商业空间……显然,这样一类展览跨越了传统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边界。它们的出现,可谓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然而,也有人提醒,如果只盯着拍照和“到此一游”,当心反将这类展览提供的浸入式体验窄化成平面式照片。
专为社交媒体而生,流量即收益
适合拍照的“网红展”,多为沉浸式展览,为观众提供超现实、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从粉色电话亭、巨型棒棒糖到秋千屋、柠檬池,从充满热带雨林味道的霓虹花园到沉浸式动力交互装置“色彩流体”……前段时间从北京火到上海的“棉花糖与白日梦”交互艺术体验展,就是“网红展”的一个代表。这个展览以15个展览单元提供了35种风格各异的拍照场景,号称重新唤起人们对童真、感性、灵敏、幻想的审视。记者曾留意到,排队“签到”的人群中,有着精致妆容、靓丽衣着的“小仙女”们特别多。也有摄影师坦言,那段时间和客人约拍往往就约在这里,“每个场景都很上相,每个角落都有小心思”。
这类“网红展”在欧美被称为“快闪展”(pop-up exhibit),最近一两年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红遍全球的“冰激凌博物馆”就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2016年夏天,它作为一个不定期开放的项目,开在了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旁的一块闲置空间里,提供冰激凌品尝,并让参观者从冰激凌乐园、彩色糖粒泳池、巧克力屋、雪糕筒灯、薄荷房间、冰激凌三明治秋千等一系列与冰激凌相关的艺术装置中获得独特体验。“冰激凌博物馆”曾创下五天内门票售罄、20万人进入等待名单的纪录,如今它开到了洛杉矶、旧金山、迈阿密等地,甚至创立了自己的冰激凌品牌和童装品牌。
在艺评人林紫鸣看来,这类“网红展”可以说是一种应网络社交方式而生的新兴展览形式。“它的诞生和走红,都与当下社会的数字化特性密切相关。利用社交软件分享体验与心境,已成为当下人们最为普遍的社交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是,它提倡分享,制造分享,最终将分享的流量转化成收益。”2017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在美国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举办的“草间弥生:无限镜屋”展,堪称一个超梦幻沉浸式展览,就是她眼中的典型一例。当时,在展览的三个月展期内,博物馆会员人数的增加堪称震撼——总共增加了6566%,只因花费50美元注册成为会员享有免排队直接看展的福利;包括很多名人在内的观众总共上传了约3.6万张照片到社交媒体上;这个展览甚至直接影响到了这家博物馆的运营方式,其收益让博物馆自称能修建一些基础设施。
红遍全球的“冰激凌博物馆”通过提供冰激凌品尝,以及一系列与冰激凌相关的艺术装置,让参观者获得独特体验。
“网红展”往哪走,是否过季就不再流行
“网红展”在今天的走红是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网红展”能够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参观者都可以从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比如拍下照片在社交媒体发布后的满足,或是在体验过程中的娱乐与减压。
传播学博士后、上海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青年教师杨柳认为,这类展览更容易与参观者建立共同的传播语境,参观者体验的过程,也是与展示者共同建构传播意义的过程。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则指出,从商业消费的角度来说,“网红展”很好地迎合了90后、00后这代年轻人内在的文化心理需求。“对于展览,我们以往更多地强调其文化价值和意义,现在的年轻人却更多地关注展览的娱乐性、消费性。这一代年轻人非常注重自我感受,热衷于以展览作为背景,以此烘托出自己的炫酷感觉。自己才是主角,展览只是陪衬,他们要的是这种感觉。因而自拍、自嗨成了他们在参观这些展览时的‘常规动作’。”
然而正因如此,很多“网红展”带给观众的,未必是审美的体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很多人来说,与其好好看展,不如发照片让人们知道。以致于——走出展厅,他们或许已想不起身处展览的体验感,而只记得展品在照片中的样子。难怪有人感叹:“本来或许还原了‘沉浸式’真正含义的这些展览,最后却成了二维图像对三维现实的反噬。”
有业内人士担心,“网红展”的流行会催生出一种简单粗暴的办展心态,即不在乎创作者能否在作品中充分实现自己的艺术想法,只追求场景浅层次的好看。特别是如果博物馆、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也追求这种“网红”效应,就会使得专业展览滑向娱乐化。
傅军认为,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消费,对于这股流行热潮,除了迎合之外,更应该加强引导。“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艺术展览只有在思想上、认知上、审美上等领先于观众,才能长久地吸引观众。观众如果通过观展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某种提升,才会一次又一次来观展。”事实上,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展览的分化已经非常明显和具体,流量型“网红展”基本上只存在于商业空间。“商业的归商业,学术的归学术——随着文化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这种分化和细化将会是一个必然趋势。”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范昕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