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黄浦公园的人声鸟鸣似乎唤醒了整座城市;9点,海关大楼的钟声悠扬回响;10点,南京东路渐渐喧闹;中午12点,碗碟碰撞声交织着大壶春的人声鼎沸,地道的上海小吃香气弥漫;午后漫步黄浦江岸,迷人江景一览无余;16点,捕鱼者展示战利品,围观人群发出啧啧赞叹;18点,观景平台传来维护秩序的喇叭声;19点,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的演出令人沉醉;还不尽兴?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还在表演,不知不觉已近午夜……
这是极富外滩特色的一天。 有人说外滩是近代上海的妩媚眼睛,有人说外滩是十里洋场的美丽长廊,百年多来,岁月沧桑,世代变换,外滩始终是上海的标志性风景之一。“拜倒”在外滩的,还有一支红砖文化“城市考现”团队。年轻组员们自2011年起,以外滩为起点,在黄浦江水路数年“暴走”,定格了建筑地标,也钻进日常巷弄,悉数记录下关于外滩、黄浦江的人文细节。
上周末的上海学习读书会现场,这支团队与读者分享了他们在外滩考现的心得。几年来,在外滩一带考察了21条道路、4座桥梁、173座主要建筑,包括98座优秀历史建筑、60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场采集38240张街拍图片、约300分钟环境音频、超47200分钟视频,汇总了54个考察主题,最终团队将所见所闻集成《外滩解码》一书。
书中精心设计了四组密码——“看得见的声音”以漫图穿插传递音画通感;“建筑的潮汐”中一栋栋转角建筑的宽大外立面令人身临其境;“江湖一平米”以八步一拍、长图拼接形式浓缩呈现街道全景;“无界的窗口”借各种远近视角观摩外滩的华丽与摩登;此外,穿插全书的一份份街头访谈实录,由普通人口述独一无二的外滩人生故事。
《外滩解码:城市考察发现笔记》
红砖头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团员熊楚天和小伙伴们看来,作为上海绕不开的“打卡”地标,外滩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代表性。细小到街道上的声音、看得见风景的窗口、平常人的生活状态,宏大到成片的建筑物、纵横交错的人物关系网,无论跟随哪一组密码,都将解锁观察外滩的新角度,传递出有温度的外滩细节。
这也就进一步凸显了“考现”的价值——不是对久远历史的回溯和考订,而是对近期转瞬即逝存在的记录,所以它是鲜活的,可触摸的,如同纪录片一般具有影像的骨感和力量,强调城市考察笔记的现场感。
比如,外滩的建筑类型很丰富,犹如潮汐般扑面而来。临江的外滩堤岸,包括沿江步道、黄浦公园、南外滩和北外滩等。熊楚天还记得,文化学者刘传铭年轻时的一段经历颇具代表性:“那时候跟他太太两个人也到外滩去约会。防汛墙边不像现在还挺亮,对岸是黑黢黢的一片。那个地方特别挤,永远是两个人一起,一对挨着另一对。但当他独自去的时候,边上那一对一定为他空出两个肩膀的距离,帮他空出以后,人家另一对才占位置俩人紧挨着肩膀。你是一个人来,不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都给你留两个人的位置。这是一种约定俗成。这些情侣来自社会百业,没有人明确告诉你,这个地方是情人客厅。”可以说,外滩“情人墙”是当时的一种热门文化现象,记录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浪漫。
“身经百战”的团队“扫街”扫出了经验,剧透了拍摄外滩的最佳角度。“比如,原金城银行和原工部局的一侧隔着,站在原工部局正对着大楼的绿化护栏上,可以看到原有的徽记,同时正好能把三扇窗户和里面的水晶吊灯尽收眼底,大楼亮灯时金碧辉煌。”
熊楚天还透露了一些细节:“江西中路香港路交界处的四个神兽,隐藏在店招和灯箱中间。路过时可能会看到一只但不以为意,仔细寻找才发现它们自成一体;外滩地区唯一的双子楼之一福州大楼的顶楼,能看到陆家嘴和外滩,在这里看到住户的天台,能够感受到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
窗口是观察外滩的另一种视角。外滩的万国建筑仿欧式居多,窗户本身很漂亮,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对面的陆家嘴。比如,从浦江饭店和外滩十八号的窗口里,能直观感受建筑的时髦与传奇;在海上青花的窗前,体会古典与的现代交织的多重魅力;以半岛酒店和外滩三号之眼,发现上海滩的新潮……
除了令人瞩目的地标视角,团队也走访了外滩后街一些低调的小店,如纯手工刺绣布鞋店、原创青花瓷店、回收老照片的古董店等,还深入周边社区,看每家每户方寸之间的经营和“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生活智慧。“我们选择的大部分受访者是常住居民,包括一部分流动户,也是长期在这片区域活动的。他们对于这个区域的观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中能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内容。”
以外滩“亚洲第一公寓”河滨大楼为例,整栋楼呈S型,600户人家每扇门是真正意义上的“门脸”,材质、造型、门牌号、祝福帖、门铃等花样组合,似乎能一窥住户的个性,也透着十足的烟火气息。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版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