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展示改革开放初期历史变迁图景的电视剧《大江大河》掀起了收视热潮,成为观众冬日里最温暖的观剧选择。这部作品从农村改革、国企发展和个体经济的角度,描写了各行各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讲述了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个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写出了时代精神,塑造出了时代人物,营造出了时代质感,描绘出了时代画卷,呈现出改革开放多层次、多维度的景深,是一部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现实主义佳作,是电视剧创作者交给时代的一份合格答卷。
用心阐扬了“我们都是追梦人”的精神气韵
总有一种精神,贯穿历史始终,千载之下依然撼人心魄;总有一种主潮,渗透历史长河,百代之后依然涌动迸发。《大江大河》虽然讲述的是40年前的故事,但熔铸内蕴其中的是人们追求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是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主潮,这成为作品能够引发多圈层群体共鸣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关键所在。
改革春潮涌动大江南北以来,改变命运,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渴望;进入新时代,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执着向往。历史和当下在追梦奔跑、筑梦奋斗的精神层面实现了共振贯通。作品体现出与今天对话的自觉意识,攫取横贯40年精神脉络,让观众在感动、感念、感佩中抵达情感共鸣。
在大江大河的奔流途中,既有阳光灿烂,也有风狂雨骤,无论是“认死理”的宋运辉,还是“不信邪”的雷东宝,抑或是“脑子灵光”的小杨巡,他们从未懈怠、从未退缩,以一往无前的姿态直面困难前进,以一刻不停的奋斗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这些故事、这种精神,引发了老一辈亲历者的追忆缅怀和年轻人的理解反思。江河奔腾不息,时间顺流而下,每个人都在泅渡自己的命运之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大江大河》为我们展示了一群平凡追梦人的奋斗历程,也许路途中境况不同、风景各异,但一路相随,激励不断奔跑的始终是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始终是最初与梦想相会时那眼眸中绽放的光芒,这也成为作品能够穿越时空激荡观众心灵的核心要素。
倾心塑造了“独特的那一个”的鲜活人物
《大江大河》从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着眼,选取知识分子、农民、个体户三个群体代表,着重讲述时代大潮中平凡人物的成长经历,成功塑造了性格鲜明、生气沛然、动人可爱的人物形象,为电视艺术长廊贡献了一组立得住、留得下、耐人寻味的独特形象。创作者紧扣时代发展的主线脉络塑造人物,把改革的重要政策、重要事件与人物命运紧密结合,自然巧妙地将壮阔前行的时代图景、万千气象通过人物带出来、展现出来。
从恢复高考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厂长负责制到经济整顿,从集体经济定位到“清理笼子外面的鸟”,这些关键历史节点的变化,都融合嵌入到人物的命运起伏上,不仅用小人物折射出了大历史,用个人故事反映出了大时代,更通过时代洪流与人物的互动角力、各自局限性的突破与进展,赋予人物鲜明的特质禀赋,成为令人信服的那个时代中的人。
另外,语言台词的贴合性也是该剧人物塑造又一亮点。这方面,创作者没有偷懒、走捷径,没有口号式、标语式地贴标签,也没有让“小人物”讲“大话”,而是用与时代生活相协调、相适应的语言来叙述、抒情,用温纯深润、质朴动人的情感来推进故事,以紧贴生活、紧贴环境、紧贴性格的语言,创造出活生生的人和灵魂,让观众在品位品读人物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社会变迁的脉动和自我初心的坚守,深刻感受到大时代风云变幻的铿锵步伐和奋勇搏击的难能可贵。
精心雕刻了“每一朵浪花”的丰富细节
对画面和细节的严密把控,对真实质感的不懈追求,一直以来都是正午阳光创作团队的特点和优长。这部作品在细节处理方面延续了《琅琊榜》《北平无战事》的风格,服装、道具、布景包括故事情节,都精耕细作、一丝不苟,表现出了生活的质地和肌理,描绘出了生机勃勃、可以触碰触摸的质感,描摹出了各种翻涌浪花的斑斓色彩,用小溪小流的精彩汇聚成大江大河的壮美。
比如,小雷家村委会的摆设,一桌一椅、扩音喇叭、茶杯、桌布都体现了那个时期的鲜明特征。还有墙上的标语,从打倒“四人帮”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到“只生一个好”,处处体现了创作团队的用心细心。这些富于变化的氛围营造,精准呈现了时代环境,引领受众获得浸入式的观剧体验。除此之外,在结构故事方面,创作者还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生活细节,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主人公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让整部作品血肉丰满起来,支撑起整部剧的宏大主题。
剧中还一些细节,比如,大学宿舍里,三叔虞山卿朗读的《伤痕》,舍友们谈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比如,第一集结尾,宋运辉奋力送出的纸飞机,在青山绿树间自由翱翔,预示着载着梦想起飞,飞向广阔天地。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符号意义的细节还有很多,表面上点到为止、平和克制,内在却饱含奔涌鼎革、升腾裂变的力量。
匠心创造了“小说文本”电视剧转换的范例
《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剧本基本承接了小说的原有框架,在人物命运的重大节点上,都尊重了原著的设定,故事内核和人物关系保持了稳定的传承。与此同时,编剧运用电视剧语汇特别是声画手段,进行了情节编排、细节设计、时空关系等的调整,较好地完成了艺术再加工、再创造,既保留了原作的精神指向性和超越性,又彰显了电视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比如,小说开篇更多交代了宋运辉的少年时期,大学录取也是一笔带过,而电视剧开篇则将重点放在了上大学方面,拓展和细化了很多情节,像宋运辉背诵183遍人民日报,主人公执拗的性格一下子就突出呈现给了观众。包括虞山卿的提前出场,成为宋运辉的大学舍友,两人竞争金州化工厂的唯一名额,既增加了戏剧冲突,又丰富了原著剧情,提前让观众感受到虞山卿的为人和行事风格,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对比小说和剧本,不难发现,编剧并没有刻意追求戏剧化的冲突,剧情上也并不烧脑,无论是情节段落,还是故事方向,没有浮夸狗血的情节,没有怪诞奇异的设置,没有令人尴尬的故意反转,有的是平凡生活的温暖,人间真情的淳朴和生命意义的追寻,让观众在静水流深的叙述铺展、人物成长中,体会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感受“诗和远方”的人文关怀。
事实上,《大江大河》的成功正是由于小说《大江东去》文本的坚实基础,正是小说的精神原力、人物塑造、故事叙述、语言表达等文学性元素深深融入渗透到了电视剧的细胞和血液里,极大地提高了该剧的审美品格,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审美能力,共同升华了作品的艺术效果。翻开电视剧的发展史,那些掀起收视热潮的经典电视剧,往往得益于剧本创作背后的文学底本。像《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历史的天空》都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欧美经典剧集《权力的游戏》《纸牌屋》也都脱胎于畅销小说。
事实证明,文学性是电视剧创作的根基,是衡量一部电视剧艺术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在当前短视频成风起云涌之势,甚至竖屏视频剧已经逐渐成型并发展的情况下,电视剧艺术要保持生命活力,回归文学母本,汲取文学滋养,重塑创作的文学性,是根本之路和必然选择。
作者:姜超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