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映的上海出品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影片《春天的马拉松》,取材自浙江省宁海县等中国东部农村的基层治理故事。而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权力清单:三十六条》更是基层一线的生动记录,该书作者简平蹲点数年,写下宁海在全国首创并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的深刻变化,呈现了中国社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开拓性工作。
如何打通基层权力运行的“最后一公里”?权力究竟是怎样在阳光下运行的?在上海举行的思南读书会上,作家简平、评论家毛时安、汪涌豪、浙江省社科院联合会副主席陈先春、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围谈解读。
“三十六条”为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样本。简平还记得,2016年去浙江宁海蹲点之前,他收到了一本“巴掌大的可以装进口袋的薄薄小册子”,正是《宁海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仅仅30多页,却涵盖了村级重大决策、村级采购、村级集体资源和资产管理等村级公共管理事项方面的19条权力,以及村民宅基地申请、村民救助救灾款申请、计划生育服务等村级便民服务事项方面的17条权力,每一条都有一目了然的权力运行流程图。
“用一句话说,村干部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怎么做,一清二楚。拿着这本轻薄小册子,却感受到千钧重量。我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这份清单对于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未来行进方向的特殊价值。仔细读完这份清单,我异常亢奋。虽说窗外天色阴沉,但我内心一片清澄朗阔。”简平谈到,有了这份权力清单,那便真正做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为民所用,村干部的权力因制度而被规范和制约,一切涉及权力的运作完全公开透明,都受到瞪大眼睛的村民们的监督。村干部不能自说自话,不能暗箱操作;而村民们则可以真正行使参与决策、监督的权利,得以扬眉吐气。
《权力清单:三十六条》
简平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在《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中,作者简平述说了发生在宁海这块土地上的变革。
书中写到,村民们以《三十六条》为武器,追回扶贫资金,监督海塘的招标,决定出纳的人选,主张自己获得养老保险的权利……书中有处细节,简平去旁听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在讨论一项议题时,村民代表积极捍卫利益,不同意仓促表决,几个代表甚至带着愠色直接甩手而去,以致这次会议不欢而散。表面上看,它是不成功的,但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在简平外人在场的情况下,没有人考虑过“家丑不外扬”,这反而说明《三十六条》赋予村民的决策权是实实在在的,谁也不能左右他们的意愿,干预他们行使自己的权力。
“没有人怀疑,中国大地最辽阔的是农村,农村是中国最为深沉的基础层面,是中国社会的基石。也没有人会说不关心农村,农村几乎与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即使身在大都市。”简平感慨。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