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上海人的共识。如今这句话早已翻篇,浦东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变得寸土寸金、举世瞩目,升级为一张醒目的“国家名片”。为什么是浦东?浦东沧桑巨变背后的强大驱动力是什么?
在上海举行的学习读书会上,长期记录浦东发展历史、《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作者谢国平分享了他的解读。他谈到,把目光投向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上海患上了严重“城市病”,上海该向何处去?当时深圳特区的建立,启示上海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谢国平说,曾经有四种方案,分别是“西扩”“北上”“南下”“东进”,直到1988年4月24日,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到了“开发浦东”——浦东是上海未来的希望,那边要建设一个“新上海”,以减轻“老上海”的压力。
同时,考虑到当时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复杂情况,在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关心下,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地方的振兴愿望迅速上升为国家战略。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的历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一书,从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视角,真实记录下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案例,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把浦东开发的地位与意义做了有说服力的研究,分析了浦东破冰探路过程中的多个“第一”“首创”,让更多读者读懂浦东,爱上上海。上海市原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赵启正在序言中评价,这本书“以一滴水见太阳,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起伏伏”。
《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
谢国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8年实践探索中,浦东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破冰探路的多个首创。书中指出,今天的浦东,面积占全市1/5,常住人口占全市1/4,GDP占全市1/3,进出口总额占全市2/3,是研究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典型案例和观察窗口之一。
而浦东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谢国平认为离不开这些特色和创举:首先,在开发之初,浦东就确立了指导思想——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浦东的崛起也标志着上海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卫”变成“前锋”,驱动整个上海进入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浦东不叫“特区”而叫“新区”?这也是一个创举。谢国平谈到,浦东开发开放事关整个上海乃至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发展。“因此,当时浦东承载的一大功能,是要解决浦西的城市功能重塑问题;不单纯搞工业,而把上海整体经济中较适合浦东发展的一些功能放在浦东。”上海浦东新区树立样板后,全国陆陆续续设立了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十余个“新区”。
陆家嘴中心绿地老照片
今日陆家嘴中心绿地
此外,浦东的不少发展理念也非常先进,比如当时浦东提出“不搞经济技术开发区,搞功能开发区”;在率先发展第三产业,服务长三角上有所突破;不满足单项改革,试点综合配套改革,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确立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发挥传统优势,金融先行,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更新思路,由西向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倒逼改革;浦东开发不仅是经济的开发,而且是社会的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世界上最发达地区为参照系和标杆,开发中不仅吸纳世界的资金技术,更注意吸纳世界的智慧;一流党建带动一流开发,强调开发建设与勤政廉政同步进行,明确廉政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等。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