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怎样理解生命?对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让他们困惑、好奇又渴望探讨的话题。近年来,生命教育成为家长、教师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童心书系列”中,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作家张锦江结合自己的儿时记忆、人生阅历,对此作出了呼应。创作时长横跨40年的“童心书系列”三卷本由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推出,集结了张锦江的多篇儿童文学作品,以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读书笔记等不同体裁,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品格展开解读。
“童心书系列”三卷本含《海上奇遇记》《一个站着死的男孩》《三色蝴蝶在飞》,“对于生命的理解,有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多重思维空间。而文学,无疑是最感性的方式。许多经典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角逐,影响了一段历史或一个时代,令读者沉浸其中。比如托尔斯泰《战斗与和平》、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老舍《骆驼祥子》等,无不探讨关于生命的觉醒。如果作家生活过程中没有沉淀,不可能写出有关生命的深度洞见。”日前,张锦江携“童心书系列”亮相,在江苏泰州举办的“生命的文学感悟”主题讲座上,他说,好的儿童文学本身,就是一堂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童心书系列”三卷本
张锦江 著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比如,《海上奇遇记》由11个系列短篇、1个中篇小说组成。其中最早一篇写于1979年,刊于当年《儿童时代》,之后张锦江又出版了长篇小说《海王》、中篇小说集《海蛇》《海葬》等,成为中国海洋题材代表作家,作品中不仅蕴藏了不少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有时平常的人做平常的事,同样会有高贵的生命觉醒。
正如《海上奇遇记》中两个小水兵就是普通士兵,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击毙海盗,冒着被海蛇攻击的风险救了渔民的小女孩,尽了保家卫国的神圣责职。“即便在平常的工作岗位中,也能发一份光和热,这种平常就不是平庸,不是混口饭吃,就是生命觉醒之后的的高贵。”
而《一个站着死的男孩》包含报告文学、小说、散文三部份。其中,同名报告文学作品最早刊于1992年《少年文艺》头条,影响了一代少年。小说部份选了中篇《失踪的鱼鹰》,充满乡土诗味与梦幻。《没有天空的城市》属怪异小说,加上散文《拉手风琴的男孩》《古巷童谣》《纸风凰》等,或是写亲人,或是写童年纪事,充溢着作者的真情实感。
在张锦江看来,人与动物的生命情绪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人的情感是富有的、多彩的、充盈的。书中有一组散文,写他对家乡的眷念、对民间生活的记忆。比如写了泰州古巷,街面是青石板路。中午民舍中的烟囱就冒着青烟,烧饭了,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傍晚的时候会有亮着风灯挑担买零食的人,五香螺丝、油炸臭干。“女人哄孩子的童谣:亮月巴巴,照映他家,他家有条骡子,拿棒打打。这是一支毫无意义的童谣,但那时的女人哄孩子就这么唱着。这是一种生命依恋的吟唱,一直流传着。”
家乡民俗是那么生动精彩,让耳濡目染的小读者看到了地域文化在岁月变迁中的生动侧影。比如《纸凤凰》复原了童年记忆中纸扎的凤凰鸟——用竹竿举在手里,有两三个敲锣鼓的,一面敲锣鼓,一个领唱:锣鼓打得格真真,城外有个凤凰墩,凤凰不落无宝地,墩上墩下长草参;然后一齐唱:哎嘿唷,墩上墩下长草参。“唱凤凰的总唱一些好话、讨吉利的话,孩子们就追着唱凤凰的挨家挨户地奔着叫着,童年欢乐的生命记忆闪着光地留了下来。”
到了《三色蝴蝶在飞》,有别于通常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更接近于“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知行结合,每篇都有作者追寻世界优秀作家创作足迹后的所思所想。
“在美国西部每天驱车五百公里,走《绿野仙踪》的路;在欧洲文艺复兴摇蓝意大利佛罗伦萨,踏着磨得闪亮的古石板小道《面觐但丁》和在工艺小店捧玩科洛迪《木偶奇遇记》中的木头玩偶匹纳曹;在英国湖光山色的温德尔湖聆听波特夫人《彼得兔的故事》;在丹麦西兰岛朗厄里尼港哥本哈根入海口的小美人鱼塑像前,注视着小人鱼那双忧伤的眼晴……”张锦江谈到,他把所见所闻持续写进作品,生命感悟散文三部曲《人梦》《人界》己出版,《人悟》正在创作中,全书约100万字。“实地考察一些伟大作家的足迹,有助于把间接知识变成直观感悟,了解作家们如何身处生活困境逆境,依然心怀向往,保持对生命的热爱。”
<<<<延伸阅读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