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条马路刷屏朋友圈。
本来,这是一则令人惊喜的消息。据悉,即日起,复兴西路(华山路-武康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构建起为期一周的落叶不扫环保之旅。为此,艺术家们利用落叶、枯枝、泥土、石头等元素创作出了12组装置艺术作品,展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存和美丽传说。
然而,一张张现场图看下来,网友们要哭了。
超大假花,塑料红叶,花花绿绿的敦煌飞天、异域舞娘……这些所谓的“艺术”,多少有些辣眼睛。并且,尤其与它们所身处的这条平日里宁静低调的马路显得格格不入。
请“艺术家”们高抬贵手……放过复兴西路。
这样的公共艺术,其实并不鲜见。
在公园,在广场,在街道,在商场,在地铁站,在机场……转角遇到艺术,已经成为当下城市生活的常态。
然而,这样的公共艺术却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把艺术品从展厅搬到公共空间?
拼凑、嫁接抢眼的元素,制造出一种炫酷的视觉效果?
在业内专家看来,我们需要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充当着公众精神状态的形塑者或城市创意活力的催化剂。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杨奇瑞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当下不在少数的公共艺术作品走进了一个误区:在声光电、高科技的主宰下,看上去很美,内涵却多少显得有些苍白。
当时他举的例子是眼下城市夜晚几乎到了泛滥地步的灯光秀。在不同地方看到的灯光秀总给人以同质化的印象,其中有不少没有精神内涵,只有炫酷、时尚、视觉刺激,不过是一种模仿与重复。这个例子,其实与今天上海这条马路所遭遇到的网友吐槽,多少有些类似。它们带有浮夸的成分,牺牲掉的恰恰是所在地的特质。
在杨奇瑞看来,塑造城市的个性,公共艺术大有可为,但究竟应该如何为之,值得人们好好思考,不能简单粗暴,看到哪里有漂亮的样式就照样复制一个。这是一门科学,不是简单模仿就能获得的,应当纳入城市视觉美学规划和管理范围之中。
公共艺术应该有所区别,因城市的规模、特点、大众愿望而异,适度恰当地美化,而不是铺天盖地、无死角的发展。它当然可以炫,但炫的背后需要有内涵,有美,有独特的因素,为它所处的地域找到精神性、灵魂性的东西,最终要传递的是一种丰厚的精神价值。
作者:范昕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