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时代的镜像,海报则承载着电影的痕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海报展”于今天起正式在上海电影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1978年,乘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电影重焕生机。在这40年来,中国电影从对城乡新生活的展示到主旋律题材的升级,从动画、科教、译制各片种的积极探索到类型电影的开拓,电影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脚步齐整呼应。
从“于无声处”到“世相新颜”,此次展览共分为八个板块,用一幅幅海报带领观众回眸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发展的一步步脚印。
电影记录时代,画面反映生活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本次展览挑选了50余幅以上海电影为主的电影海报以及电影气氛图,各个板块分别聚焦不同的类型和主题。
“于无声处”板块选择的影片皆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以导演谢晋的几部作品如《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为代表,这些影片均站在历史的拐点,以严肃的姿态进行审视。
“春风化雨”板块则将目光转向老百姓家常生活,通过明快的节奏讲述平凡人家的人情冷暖。
“开天辟地”板块包括了《建党伟业》《建国伟业》等主旋律电影,与观众共同回忆革命先辈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的丰功伟绩。
在“中国学派”板块中,则能看到《黑猫警长》《山水情》《孔雀公主》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电影,中国动画电影人对于传统的坚守和创新探索精神都可以在海报中窥见一二。
《神奇的稀土》《绿化黄土地》《动物的眼睛》等科教片集中在“银幕教授”板块,在改革开放初期,科教片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服务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
斑斓画卷共唤“世相新颜”
1978年开始,上海电影于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改革春风带来的气息。中国电影在40年间记录下了时代的沿革和百姓生活的变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和海外电影展开合作,各地电影人和资本发挥各自优势,交流合作,创作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合则共赢”板块中,观众可以看到一部部经典的中外合作片。
“身临其境”板块关注另一个特殊的电影类型——译制片,这些熟悉的声音曾经陪伴了一代代人的成长,让电影配音也成为影片的一大特色。
《上海伦巴》《山河故人》《上海王》《村戏》……“世相新颜”板块中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恰反映了新时代上海电影百花齐放的新面貌,既有在市场上获得票房佳绩的商业电影,也有进行艺术探索的文艺电影。
剧情片、戏曲片、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等不同类型和主题的电影构成了斑斓的银幕画卷。
本次活动由上海电影博物馆和德庭文化联合主办。
作者:王筱丽
编辑:王筱丽
摄影: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