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市民来说,上海书城或许是最重要的阅读地标之一。从1998年落户在以“上海文化街”著称的福州路465号以来,上海书城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
昨天,纪念上海书城成立二十周年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书展主会场举行。1985年进入新华书店系统、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店长陶建敏,与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缪宏才、复旦大学副教授陈果,与读者分享书城20年来的故事。
许多老上海人都还记忆犹新,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业,风头一时无两——营业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大手笔的七层零售空间,人山人海绕着福州路、湖北路、浙江路、广东路排队,哪怕开张初期要花三元钱买进场票,读者仍争先恐后探店尝鲜。被列为上海市人民政府1998年实事工程的上海书城,成了市民心中不折不扣 “世纪之交的礼物”。这里承载了上海80后的童年记忆——开学前夕来买教辅补习书,周末盘坐书架下哗啦啦翻中外名著、连环画,过道常挤满人,几个收银台排着队结账;稚嫩的小手捧了一大摞书,迫不及待埋头闻一闻墨香,有时买很多书装在马甲袋攥手上挤公交,回家后发现,手掌都勒出了印子,心头却是满满的收获感。
如今,光是 “高大全”已不足以释放阅读的立体魅力。上海书城精耕细作不同圈层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空间布局、消费体验下功夫,单独辟出六楼玛德琳绘本馆打造新型亲子阅读空间,中外绘本分享会、教育话题沙龙密集亮相,许多家长每个周末必带孩子来 “打卡”。
一楼大厅定期举办 “全国新书发布厅”品牌活动,广邀知名作家学者解读图书,近距离和读者互动交流,得到了广大爱读书人的喜欢。“全国新书发布厅”有一个网上书店没有的技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首发。因为入选这个发布厅的新书,大多数是在其他渠道都尚未销售过的优质图书。“上海·故事”读书会也成为上海书城推出的固定活动,每月一次,这一活动旨在使生活在上海的新老上海人从历史人文、市井生活、城市建筑等各个方面,在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深度上了解一个更加立体化的,富有包容性的城市。
随着全社会书籍的普及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上海书城的服务定位从侧重于如何帮读者找书,变为“打造全上海面积最大、书籍最多、种类最广”的图书卖场,差异化经营策略造就了今天的上海书城,也正是上海书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福州路成为了著名的“上海文化街”,也与科技书店、音乐书店、少年儿童书店、艺术书店等十多家专业书店组成了“上海文化矩阵”。
这二十年间,上海书城始终在拓展服务空间:近年上海书城对门店进行设施和空间改造,让上海书城五角场店在翻新后更具标杆性、也成为了文化体验感极强的新型门店,擦亮上海书城品牌,提升上海书城的品质。
上海书城在线上的服务也在不断研发,“新华传媒上海书城”的微信号和“上海书城”的微博号运营,帮助读者掌握新书首发和文化活动的一手资讯;2015年,上海新华推出全新品牌“新华一城书集”和同名微信书店,为读者提供线下门店及线上平台相结合的文化体验;2016年,“新华一城书集”平台进一步整合天猫、亚马逊、微信书店三大业务平台,完成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2018年末,上海书城还将开展下列活动:
1.“点滴记录——我与书城二十年实物展”
实物征集令:向读者征集二十年来有关书城的各种实物,收集后将在12月最后一周,书城7楼举行实物展见证书城二十年。
2.“书城记忆——图文故事有奖征集”
通过微信后台收集读者与书城二十年来的故事。将挑选其中一部分刊登在书城微 信公众号上,刊登的作者都将获得书券。
3.“我来当店长——招募上海书城一日店长”
面向全市招募一日店长,将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体验书城店长的工作,工作结束 后将有书城礼包送出。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