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兰竞芬芳,璀璨梨园映江南。“东方之韵·剧荟江南”长三角地区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昨日在宁波完成最后一台演出,上海艺术家们今日在风雨中启程返沪。
沪苏浙皖四地艺术家此行深入安徽泾县红色文化地区、江苏南京江北新区、浙江宁波农村地区的工厂、学校、军营和居民社区,吹响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集结号。在地方戏诞生的“源头”,上海艺术家们也对如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意识,强化戏剧的原创力量,推动“上海文化”品牌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有了新的感悟。
走乡村、到田头,扎根火热的生活
收官站宁波咸祥镇咸三村文化礼堂,借遍几个村调来的八百把椅子全部坐满,走廊里还站满了观众。没有化妆间、服装间,艺术家们就提前在宾馆自己化妆、熨烫戏服,在礼堂边的大食堂、厨房更衣候场。竹屏风隔出的“后台”没有空调,一顿盒饭就让艺术家们汗湿衣襟,上台前几度补妆。
九天来,每站演出当地气温都在35度上下。上午采风调研,下午走台彩排,夜间演出的马不停蹄成为了艺术家们的日常。剧场燠热的后台,层层叠叠的戏服下,不少艺术家胳膊和腿上都是蚊虫叮咬的肿块;有的节目单在对接中出了纰漏,艺术家的节目顺序、时长紧急调整……在微信群分享这次实践的心得,艺术家们却毫无怨言:“深扎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真是太好了!”
“观众都是第一线上的白衣天使、交警、环卫工人和科技教育工作者,戏唱得心里痛快!”主题实践活动第一站安徽大剧院,“国宝级”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压轴登台,演员们争相挤在侧幕观看。“作为戏曲人,不是以演艺谋生而已,要有事业的担当、有社会的担当,职责就是把正能量、真善美的作品奉献给社会,为战斗在第一线的国家精神践行者们服务。”老艺术家的话掷地有声,让中青年演员们印象深刻。
旅途奔波,车程动辄四五个小时,70多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活唐明皇”蔡正仁仍全程参演。在宁波天然舞台小剧场,有年轻戏迷请他指点如何演唱昆曲,紧张得找不着调,老艺术家笑呵呵地宽慰“昆曲没有笛子伴奏清唱确实不容易”。尽管退休后比年轻时还忙碌,蔡正仁坚持“深扎”对艺术家来说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只要我们还有这份力量,就要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们培养和教育。” 演出时看到台下“黑头发”比“白头发”多,戏曲艺术长青,他的步伐也格外轻快。
“走乡村、到田头、与更多观众交流,日后的创作才有动力和依据,观众看到戏才会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故事。”江苏淮剧表演艺术家陈澄和上海艺术家们走进了南京江北新区的葡萄田,与同仁分享了长期扎根农村的创作经验。“上海文艺工作者身处都市,更要积极深入农村、山区、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为文艺创作积累素材,这样孕育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这方面江苏、浙江、安徽都有很多值得我们上海同行学习的经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说。顶着烈日参观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95后”沪剧演员洪豆豆也对红色经典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以前演出主要靠想象、看前辈的演出揣摩,走一走红军走过的路,有了更多实际感受,演出时也能投入更多真情。”
戏剧艺术家们在安徽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写给牛犇同志的信,纷纷表示愿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原创作品为广大观众服务。
“苏不理”觅到知音,文化交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宁波观众鼓掌都在戏曲精彩的节点上,非常懂戏。”在宁波百年剧院天然舞台,上海评弹团团长、此行演出的主持人高博文评价说。江南文化滋养了长三角地区观众浓厚的戏曲艺术氛围,海派京剧、昆曲、沪剧、评弹、越剧、淮剧,处处都能寻到知音。《庵堂相会·行路》赢得了热情的掌声,沪剧表演艺术家徐蓉高兴地说:“观众都以为沪剧是软绵绵的,这次就特地挑了曲调激昂高亢的剧目,不尝试不知道观众能接受什么样的艺术形式。”
每站演出前三四个小时,就有从扬州、杭州、武汉等各地赶来的戏迷早早等在剧场,期待着海派艺术的风采。扛着单反的多位90后、00后对此行中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如数家珍,激动地表示汇聚如此多名家的演出“千载难逢”。“江苏昆剧院每周都有昆曲演出,但其他剧种的演出比较少,希望能多了解其他丰富的戏曲类型。”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南京观众说。
“淮剧原先就是街头说唱,直到徽班进京,大量艺人到苏北下河地区谋生,才给淮剧带来了舞台形式和程式。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接近,文化上的血缘关系也非常亲近。”在安徽“溯源”采风,与徽剧演员同台演出让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非常兴奋。宁波站还有不少看过《千古韩非》《武训先生》等海派淮剧的戏迷专程赶来,梁伟平说:“旧社会有个传统观念叫‘苏不理’,苏北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和其他地方的人不相往来。唯独我们的文化艺术淮剧,在江南地区找到了知音。”
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文化合作交流不可或缺,戏剧艺术家们成为了先行者。对艺术家们来说,能有和其他地方剧种演员交流的机会也极为难得。婺剧表演艺术家楼胜的一出《断桥》,让艺术家们纷纷感叹“不愧为天下第一桥”;而他从走台到演出,“都会在侧幕边看上海艺术家的身段展现,琢磨他们的声音如何达到那么漂亮的水准。”方亚芬、章瑞虹等越剧前辈探讨专业,也让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卫立触类旁通,受益匪浅。
今年六月,四地文联在上海成立了“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不少艺术家都期望联盟能在“深扎”活动后,提供更多长三角地区艺术家们联合演出的机会。“很多观众不是冲着我们来的,”绍剧表演艺术家施洁净说,但地方剧种通过联盟能被更多观众认识与接受。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透露,今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还将举办“东方之韵·梨园武荟”——长三角中青年武戏演员展演,上海舞台热情等待着优秀青年武戏演员的到来。“当前上海正在加紧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其根基必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长三角的戏曲工作者同心协力,必将实现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上海是文化码头,也要做文化创作源头
上海是淮剧、越剧等地方戏发展壮大、走向全国的文化“码头”,如今更要做文化“源头”。如何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推出原创精品力作,也是此行艺术家们思考的重点。
20多位艺术家在宁波演出前全体赶往天一阁采风,无一缺席。“唱戏人基本功很重要,腹有诗书,戏才有书卷气。”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说。艺术家们认真听完范氏家族为保存书籍百年间严格遵循的家规后,都惊叹于藏书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了传承江南文化沉甸甸的分量。
在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上海评弹表演艺术家陆锦花惊讶地发现了一本书页泛黄的革命题材小说《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作者是上海评弹团著名编剧程志达。“如今我们这些演员自扫门前雪,对社会其他领域的事务缺乏关注。”她自省地说,“其实评弹曲艺是一门说唱艺术,没有专业的编剧和作曲,演员需要更多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讲好传统故事的同时,更有责任和担当讲好当代故事,结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多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我问观众爱看什么戏,观众说的还是经典段落。”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方亚芬回到“娘家”宁波,特地为观众在原定节目单外多表演了一段。“当代越剧其实也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但经典剧目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修改。”她认为,如今有潜力成为经典的优秀原创剧目,得奖后也不能停止改编与探索,精品力作的不断打磨,才能使“上海文化”品牌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
摄影:祖忠人
编辑制作:吴钰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